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常见内耳疾病余力生2017观点

 常见内耳疾病余力生2017观点

定  价:128 元

        

  • 作者:余力生 著
  • 出版时间:2017/7/1
  • ISBN:9787518926756
  • 出 版 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R764.3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大16开
9
7
9
8
2
7
6
5
7
1
5
8
6
  有些惭愧地说,我在大学期间和在同济医院工作期间,不太用功。大学期间,总是比较晚到教室学习,又是早回寝室的。在同济医院作住院医生时,同学、朋友很多,自己兴趣又广泛,喜欢踢足球、喜欢打牌,每天晚上都玩得很晚、很嗨。学习基本上靠获取上级医生查房讲的知识为主,无忧无虑,不思进取。1991年去德国学习是我人生的一次重大转变。到了德国才真正意识到差距是如此巨大。我的导师JHelms教授是国际上著名的耳科大师,耳硬化症镫骨手术从切口开始到缝完皮,一般只需要15分钟;3cm以内的听神经瘤,手术时间从未超过一个半小时。震撼!*的震撼!我当时感觉我的导师就是江湖中的风清扬,像大海,深不见底;像高山,看不到顶。1994年在德国Bochum的一个耳显微技术学习班上,一位著名的耳科教授演示中耳炎手术。非常罕见的是,这个患者有脑脓肿。中耳炎出现脑脓肿当时在中国还很常见,而在德国
  已经绝迹多年了。JHelms教授做手术讲解,那位做手术演示的教授显然没有处理脑脓肿的经验,但是他很聪明,他说:现在是英雄出场的时候了,应该请我们之中德高望重的JHelms教授展示一下了。JHelms教授很风趣地说:我想也是。当JHelms教授准确地定位穿刺,脑脓肿的脓液被缓缓放出时,现场所有观摩手术的医生集体站立,长时间鼓掌。非常像好莱坞大片结尾时,英雄拯救了世界以后的场景。对我的医学生涯影响大的无疑就是在德国师从JHelms教授的那段经历了。遗憾的是导师后来因为中风不能继续手术,年轻医生无法现场观摩到大师的精湛技艺了。但是,导师虽然淡出江湖,但江湖仍然满是导师的传说!留学德国,让自己改变了许多,大的改变还是能够静下心来学习了。白天观摩大师的手术,晚上接着看书,努力领会大师思想的奇妙之处。随着自己功底的提升,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收获,在第二遍、第三遍阅读时的收获会更多。不是每个人都有直接向大师讨教的缘分,但是书籍就是向大师讨教的媒介,通过书籍,你可以穿越时空,领悟大师的精髓,使自己得到提高。虽然工作很忙,我至今还保持着每周抽出半天左右的时间用来读书的习惯。回国后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今天终于可以说,导师的高山,我能看到顶了;导师的大海,我能看到底了。但是我永
  远达不到他的高度,因为他是天才,不世出的天才。我终于能够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含义了,天才是几百年才能出一个的。CT的发明者GodfreyNewboldHounsfield有句名言:学习是获取别人智慧的过程。天生聪颖的高智商者毕竟凤毛麟角,但是只要学习,不断地学习,作为一名医生就能够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更好地改善疗效。我深信,天才的医生不是培养出来的。大多数医生只要不断地努力学习,都可以成为好医生。为难忘1999年,我再次到德国学习,收到一份特殊的圣诞礼物。JHelms教授告知我圣诞礼物太沉了,需要我自己去他的办公室拿。我走进JHelms教授的办公室,他的秘书指着一个大箱子说,这就是教授给您的。里面是全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全书和全套手术图谱。这是多么令我震撼的礼物啊!每本书要数百美金,而其内的知识又岂能是用金钱计算出来的!谈到国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的精品书,首推20世纪70年代末武汉医学院牵头编写的《耳鼻咽喉科学(第二版)》,主编是魏能润教授。魏能润教授是我国耳鼻咽喉科的鼻祖,是耳鼻咽喉科先驱李宝实教授的大弟子。当年武汉协和医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还有一位才子王聪教授。王聪教授英文好,文献读的非常多,号称活字典,
  是个著名的笔杆子。我曾经在德国与魏能润教授相识,魏老说这本书他找了国内20多位知名教授,集体在庐山写了半年,每天各位教授除了自己写,就是大家一起一字一句地讨论,所以这本书中的很多内容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堪称经典。现在想要将20多位作者集中起来半年专门写书是难上加难的事情了,想要写出一本精品专业书籍非常不容易。几年前,人民卫生出版社就找我约写书稿,一直没有写的原因是觉得医学知识进展很快,我自己的观点也在不停地修正,著书育人,如果仓促行书,恐怕误人子弟,就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有些认识还在不断更新。比如慢性耳鸣的问题,过去认为大脑听觉中枢有记忆存储功能,长时间听某种声音(如耳鸣音),可以将这种信号存储下来,这样,无论是切断听神经或者用药物治疗慢性耳鸣都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我自己对这种理论也曾经是深信无疑,但是随着对耳鸣认识的逐渐深入,细化耳鸣的病因及相应的病因处理后,很多过去认为不能逆转的慢性耳鸣明显减轻,甚至消失了。胃酸反流也是近才逐渐被耳科医生认识和关注的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成人咽鼓管功能障碍主要的病因应该就是胃酸反流了。胃酸反流可以引起听力下降、耳鸣、耳闷胀感、自声过响等很多耳部症状。分泌性中耳炎鼓室积液检查发现,约有40%积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这些都是新的认识发现。
  因此,随着科研和思的逐渐深入,很多陈旧的观点需要修正。现在我依旧很忙,空闲时间有限,而写书需要静心,需要花时间对每个字句仔细斟酌。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的中国医学临床百家策划比较新颖,约我写对常见中耳疾病的个人年度观点,这一策划多少打消了我的顾虑,可以将我现有的认识和观点分享出来,如果有新的进展和认识,我今后还有机会再出版新的年度观点。这种短平快的出版方式很好地记录了一个医生的成长脚步,也让知识快速地传播开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很多知识在不断更新。困扰耳科医生的三大顽症耳聋、耳鸣、眩晕的诊断和治疗有了很大的突破。随着助听器、植入式助听器、人工耳蜗的出现,加上药物治疗手段的提高,耳聋已经基本上不再成为一个难题。国外已经取消了聋哑学校,绝大部分聋儿只要治疗及时,都能够回归主流社会。很多孩子上正常学校、上大学、出国留学,听力、言语交流基本无障碍。到现在为止,我已经完成人工耳蜗植入1000余例,相当于为社会减少了1000多个残疾人,提供了1000多个劳动力,促进了1000多个家庭的和谐,心中由衷地感到作为一个医生的自豪。医生是一个积德的职业,每救治一个患者,就会积一份功德。教会更多的医生,让他们拥有更高的水平,受惠的当然是广大的患者群体,所以我愿意把自己的临床经验写出来普惠
  社会,当然这也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虽然医疗行业面临着很多问题,医疗纠纷、伤医事件频发,但是我还是愿意尽自己所能做好一个医生,尽可能地把病看好,让患者感到满意。我非常喜欢台湾的星云大师,也喜欢他的很多富有人生哲理的警句。星云大师每年春节会写一幅字,有一年他写了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我认为这三好正是医生所需要做到的,也常以此句自勉。医生做的行业是个逆天行道的职业,老天爷要让患者死,医生要想方设法让患者活;老天爷要拿走患者的某个功能,医生要尽力保留或者重新恢复这个功能。但是医生毕竟不是上帝或神仙,不是普度众生的菩萨,哪怕是使出洪荒之力也无法做到完全不死人、完全能恢复患病器官的所有功能。但是无论如何,不能放弃努力,要知道奇迹不会总是出现,但是不努力肯定不会出现。这本书的读者应该是广大的临床医生,是解决临床问题的一群人。他们经常在临床一线向患者解释各种问题,所以本书的写作风格没有用纯学术语言。我自己也始终认为,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要充满乐趣,要让各位临床医生充满乐趣地学习。本书中为医学研究,特别是SCI文章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各种老鼠的研究结果会少一些,各种临床案例分析会多一些。
  医学也是一门人文科学,需要医生与患者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医生面临的患者有不同的文化、宗教、工作生活背景,且各地差异很大的方言也影响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这就更需要医生拥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在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方面,西医要向中医学习,尽量用患者能够明白的语言进行交流。每位医生每天要接诊大量的患者,需要尽可能地缩短接诊时间。在这段被合理缩短的接诊时间里,如何梳理清楚医生自己的思路,用简短的引导式提问方法,以尽快掌握患者的病情,同时又要注意顾及患者急于倾诉自己疾病的痛苦之情和滔滔不绝的病情介绍,我会在本书中分享我自己的经验。本书对于常见的内耳疾病如何问诊、如何展开诊疗计划都会做出较为详细的介绍。
  病因复杂的疾病,如耳鸣,通过有代表性的病例介绍,可以有条理地分析、发现耳鸣病因,对有针对性地展开治疗会有很大的帮助。每了解某一类疾病引起耳鸣症状的特点,就像打开了一扇窗户,打开的窗户越多,能看到的东西就越多,所谓的特发性(病因不明)耳鸣就会越来越少,查明病因的继发性耳鸣的比例也会越来越大,疗效自然会提高。所以,各种有代表性的病例介绍也是本书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循证医学证据在指导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但是医生的临床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正是有了在临床实践中得到的
  经验,才有可能指导今后临床医学科研研究的方向。研究在继续,理解在提高,认识在深入。这本书只是我自己(包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我的团队)这些年来在临床常见内耳疾病诊治和研究方面的一些粗浅认识的介绍,肯定有很多不足之处,甚至未来有可能会被证实是错误的观点,在此抛砖引玉,期待大家提出更好的见解,也希望今后再版的新观点会更新、更好!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您的姓名   验证码: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