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世的宇宙论:泛心论、万物有灵论与后人类主义的局限》探讨的是经典哲学问题:物质与心灵,或者说人类与自然世界的关系问题。在作者阿恩·约翰·维特勒森看来,这个经典问题在人类世的时代意义已经发生了改变,面对人类与自然的决裂、物种的灭绝,问题变得更加尖锐和迫切;哲学理论从笛卡尔开始就误解了物质世界,或者广泛的自然世界,而忽
《价值评估的本质与法则:一般价值理论导论》(Valuation:ItsNatureandLaws.BeingAnIntroductiontotheGeneralTheoryofValue)是威尔伯·马歇尔·乌尔班(WilburMarshallUrban)于1909年出版的一部经典哲学著作。该书系统地探讨了价值的本质、法
本书分为六章,涵盖了提升理解力的必经之路以及如何在书写、谈话和转达中实现结果。第一章解释了理解力的概念,探讨了提升理解力的方法。第二章讲述了如何扩充个人的”理解之匣”,突破自我认知的障碍,并介绍了图式理论和阅读理解中的推测能力。第三章深入探讨了构成理解力的要素,包括理解的四种途径和达成理解所需的三个步骤。第四章至第五章
《人类理智研究》由《人性论》的第一卷改写而成,内容清晰简洁,是了解休谟思想的最佳途径。本书总共十二章,各有一个主题。体谟在此将一切哲学分为两类:简易浅显的哲学和精密深奥的哲学,对人类理智的研究乃是属于后者。同时,休谟提出,知觉有印象以及观念两种,事实的推论都基于因果关系,而因果关系仅仅是基于经验的习惯。深入分析必然性观
本书通过对时空测量工具的研究,探讨秦汉时代的时空观念。为了确定时间与空间,古人发明了多种测量工具,包括规矩、准绳,以及圭表、浑仪、漏刻,等等。进入战国秦汉时期以后,这些仪器的设计和制作逐渐成熟,除了部分仪器仍然具有神秘功能之外,其他多数仪器已逐渐走向实用,在历法修订等领域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有赖于时空测量工具的发展,
能够进行自主的选择,这是人不同于其他存在的一个显著特征,人类学意义的人的自由,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指选择的自由,而选择本质上就是价值选择,是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评价进行的选择。 价值论研究本质上属于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相对于我们以往的哲学理论主要建立在科学认知或知识论基础上来说,价值论研究为我们打开了观察世界理解问题的另
本手册对价值理论及其批判性研究进行了系统论述,内容既包括从伦理学视角对价值理论的剖析,也包括价值理论与经济学理论的对话和融合。全书第一部分讨论了价值的性质及种类区分等基础议题;第二部分针对价值的形式属性以及测量与价值比较的可能性展开研究;第三部分拓展性地探讨了价值理论中的前沿议题。它为读者了解价值理论是什么、为什么重要
本书稿是一部与现象学相关的认识论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系统介绍了西方认识论史,主要人物从古希腊毕泰戈拉到亥姆霍兹,纵贯2500年。其中涵盖古代教父哲学、中世纪哲学这1500年中被忽视的认识论历史,主要论述了其中20位哲学家的认识论思想。另外,第一部分涉及的达·芬奇、波尔查诺、亥姆霍兹的认识论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价值论研究》是由上海大学价值与社会研究中心和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价值论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编的,主要内容为中国和西方价值论研究的经典和当代前沿价值问题研究,包括中西方价值哲学理论研究、核心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研究、当代其他热点价值论问题研究等,集中反映价值论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推动中国价值论研究
本书是关于东西方商业文化差别的书,主要从学术角度以及价值观角度解释中国崛起的原因。作者认为,西方对于中国过于苛刻,总是用西方的价值观来评价中国。其实,中国比西方更有能力创造财富和价值,许多外国企业也与中国合作,并从中获利。作者认为西方人必须面对一个事实:中国擅长通过和平的方式创造财富,其成功的答案就在于中国的文明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