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自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以来,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第二履约期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是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市场。本报告基于全球气候形势日益严峻和我国“双碳”战略时代背景,聚焦第二履约期内的中国碳市场,从交易现状、企业参与、指数评价、国际借鉴以及热点话题等多个方面,对中国碳市场整
本书从实现碳中和的基本逻辑入手,系统总结了气候变化的科学认知与应对进程,然后阐述了碳中和的基本概念与内涵,进一步讲述了碳中和管理的理论、方法与实施路径,最后介绍了碳中和领域的政策设计与实践应用。本书注重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紧密围绕碳中和管理基本问题展开,是指导各界人士对碳中和理论、方法和实践形成系统性认识的基础教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结合我国大气环境保护工作新思想、新要求,以及大气污染控制领域推出的新技术和新标准,根据本科教材建设新规范进行编写。主要修订的内容包括以二维码的形式拓展了当前环保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工程技术案例等课程资源,增加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章节,精简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一版)第八章气态化合物控制
空气质量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息息相关,PM2.5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本书收集整理了2013—2020年上海市PM2.5污染日(392d),根据污染成因将天气分为积累型、输送型和混合型3类,并结合地面、高空天气系统的配置,对这3类污染进行天气学分型,同时筛选出各类污染类型的典型个例,重点分析
本标准共分6章,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运行阶段碳排放计算;5.建造及拆除阶段碳排放计算;6.建材生产及运输阶段碳排放计算。
本书共8章,分别介绍了海南岛气候基本概况,海南岛及其重要城市的臭氧污染时空变化特征,区域性臭氧污染事件和大气环流特征,影响海南岛臭氧浓度的气流轨迹路径、潜在贡献源区和本地城市经济发展对海南岛臭氧污染的影响,热带气旋影响下的臭氧污染形成机理,臭氧生成敏感性特征以及统计预报模型等问题。
碳排放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数字经济则被认为是推动碳减排的重要力量。本书基于数字技术可供性理论、数字化赋能理论、动态能力理论、资源编排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探究数字经济与碳减排之间影响关系的理论机制,总结数字经济在促进“双碳”目标过程中区域层面、行业层
室内环境检测实训指导
雨水径流污染是指降雨产生的雨水径流冲刷城市下垫面,裹挟、溶解下垫面上的污染物,使得雨水径流中携带大量的悬浮物、营养盐、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目前,雨水径流污染是我国城镇河道黑臭、水体富营养化和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美国、德国、法国、英国、荷兰等发达国家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即开始对城镇雨水径流污染开展调查工作,
《中国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系数集(2024)》是中国第一个公开、透明的产品全生命温室气体排放系数集。对于核算、计量和评估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支撑从消费端管理温室气体排放和从产业链推动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数据支撑。本数据集共有24家研究机构的54名专业研究人员参与工作,1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