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大卫·普莱希特(RichadDavidPrecht),1964年生,哲学家、作家,德语地区最杰出的知识分子之一。本书为他以全新视角撰写的通俗哲学史第二卷。
苏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稣是轴心时代的核心人物,也是奠定世界主要文明精神底蕴的伟大思想者。在本书中,轴心时代的提出者、德国著名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借助历史学的批评研究法,全方位、多角度地来呈现四大圣哲于历史长河中的真实定位与影响力,令人耳目一新。他拭去过多的神话色彩,带领我们从人的角度认识四哲四哲与我们一样,皆处于人的
在这本具有全球视野的开创性哲学作品中,作者朱利安·巴吉尼在游历各国后,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宽泛的人类思想地图。人类历史最大的未解之谜之一是,为什么在几乎过去同一时间内,书面记录的哲学分别在中国、印度和古希腊繁荣发展起来?这些早期哲学家在世界不同地方各自对他们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我们在西方世界所说的“哲学”在这个故事中所
本书作者在书中通过一系列受迫害的历史人物的悲惨遭遇,剖析了人类为追求思想的自由所走过的悲剧性历程,揭示出一条无数人付出血与泪的代价才换来的真理-只有宽容不同的思想,人类才可能获得进步与解放。
本书是美国新实在主义哲学代表人物拉·巴·培里的重要著作,也是这个流派以论战姿态出现的一部重要著作,副标题是“评自然主义、唯心主义、实用主义和实在论,兼论詹姆士的哲学”。在这本书中,培里对现代哲学的各种倾向作了综述,并以新实在论的观点对其他几个重要学派——自然主义、唯心主义、实用主义和实在论进行评价和批判。培里企图通过批
多维视野中的马克思(精)/学术中国文丛
张汝伦教授早年即以德哲学研究闻名学界,而后又转头回到中国传统文化,力图从中国古典中寻绎中国哲学新生的力量。自此比较哲学研究成为他的主要方向。本书即是在他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的力作,是他以学术切入现实的重要体现。在书中他对诸多现代哲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比如重写中国哲学史、现代中国的理性主义、海德格尔哲学的起源问题、黑格尔和
本书是由科普勒斯顿所撰写的11卷本的西方哲学史,其内容涵盖了从前苏格拉底到存在主义各个时期西方哲学发展的脉络,是现代英语学界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作者详尽而充满热情的叙述,不仅意图帮助读者获取哲学史的知识,还希望开拓读者的胸襟和视野,增进其对人类理智奋斗的了解和同情,使其更坚定和深刻地掌握哲学的原则。本书各卷为读者研究特定
本书是《科普勒斯顿哲学史》的第2卷。在这一卷中,作者的目光从古希腊罗马哲学开始转向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家,内容主要开始于早期希腊教父、拉丁教父的哲学,一直到鼎盛时期的经院哲学。在本卷中,作者梳理了主要的经院哲学家的思想,既有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这样声名显赫的大哲学家,也有罗马的吉尔斯这样不太为中文读者所熟知但仍值得一提
《宽容》是著名历史学者、人文启蒙作家房龙的世界哲学史经典作品,被亚马逊中国选为“人生必读100本书”之一。本书首版于1925年,此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出版。现代文学大师郁达夫曾称赞房龙的笔有“一种魔力”,“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的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在《宽容》中,房龙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