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西文北京研究基础文献,它是对西方北京学进行的学术史上的比较全面的文献整理。全书梳理的要点主要是有关西文北京文献的作者和主要作品,并以全面地提供以北京为主的书籍和作者信息为准则。对文献的整理是按照不同的主题如历史、政治、文学、地理等进行的。
石祥,上海人,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同年保送复旦大学古籍所硕博连读,2006年获博士学位。曾任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现任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版本学、目录学、文献学研究。明清之际,私家藏书之风盛行,为彰显自己的藏书功绩,藏书家纷纷为所藏典籍编辑书目、撰写书志。对这些书目书志进行汇整董理,是我们现在了
本书汇聚了知名教授对于经典文本的导读、学生修读通识课程过程中撰写的与经典阅读相关的课程论文以及经典书目的读后感等,涵盖文学、史学、哲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贯通古今,跨越中西。反映出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成果、新风貌。名师对于经典的导读,拓展了教学育人的广度和深度,点燃了学生的阅读热情,帮助学生学会阅读经典,引导学生走出专业课
本书不是一本关于古代文化的知识概论,刘勃老师将用16篇导读文章拆解原书,带你在阅读中思考一些更有趣辛辣的问题:文字的起源是什么?为什么古人都主张学习三皇五帝?《诗经》为何会与政治紧密关联?为什么古代的礼那么繁复?八卦是怎么出现的?在这些问题的背后,隐藏着传统文化更深层的内涵。为当代青少读者量身打造对于当下的青少年读者来
本书是对朱自清先生的名著《经典常谈》的导读。《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在1942年为中等以上教育的学生写作的一部普及读物,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共计十三篇文章,要言不烦地介绍了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作品,涉及经史子集多部经典。本导读对该书进行了必要的注释和讲解,并增加了四篇附录。读者通过阅读,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朱
本书共分上下两册,精选常熟市图书馆藏珍本、善本400余种,列其书名、著者、版本、行款,概述古籍之客观面貌、流转情况,每种古籍均配以精美彩色书影,不仅有利于读者了解常熟市图书馆古籍藏书情况,而且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
本书是以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为基础的解读类读物。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是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全书基本上按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分类法的顺序,概述了《说文解字》《四书五经》《战国策》《史记》《汉书》等典籍,还涉及诸子、辞赋、诗、文各个类别中的部分名著。本书通过对朱自清先生的《经典阅读》的解读与延
南宋陈振孙撰。著录历代典籍五万一千一百八十余卷,分经、史、子、集四部,五十三类,并分别考订其内容得失,与《郡斋读书志》并称为宋代著名的提要类私家书目。原本已失传,现通行本编为二十二卷,系清代纂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所著录图书颇多亡佚,赖此目得以考见大概。
本书中国大陆卷分为四卷,即总目和三种索引附录(提名索引、著者索引、编年索引)。总目部分分为上、下两卷,共分为“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本体研究”两大类,两大类又细化为16个小类。其中,“对外汉语教学”下设“理论研究”、‘“习得研究”、“教材研究”、“教师研究”、“语言要素教学研究”、“语言技能教学研究”、“课型教学研究”
本书对《汉书·艺文志》进行考证、注解,不仅考述作者生平、书籍性质,还重点“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并及于目录版本之诸问题,在很多方面超越了前人诸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