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用自己独特的、长达十八年的求学经历讲述了一个偏远农村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的所见所想,并将这些思考集结成册。作者在讲述童年教育的过程当中,揭开神秘的湘西文化,讲述特有的湘西风土人情以及父母对他的异样教育。这些童年时期的经历引发了作者对教育的思考,以及对人的认知、人类文明的思考。阅读此书能让更多人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中国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报告(2022~2023)》是继《中国教育扶贫报告》(教育扶贫蓝皮书)之后,在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出的一部聚焦教育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蓝皮书。本书以助力与促进乡村振兴为目标,紧紧围绕我国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现实和问题,剖析成因,总结经验,探索对策。总报告对数字时代乡村教育数字化发展的行动与策略
本书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围绕乡村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发展启示、乡村学生发展、乡村教师发展、乡村教育设施发展等教育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书中详细介绍了乡村教育发展的历史演进,梳理了乡村教育发展的思想,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缘起,阐述了乡村学生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以及实践活动,介绍了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教育教学实践及自主研
本书通过记忆重构的方式,着重从理论层面阐释乡村教育的空间形态、历史绵延、文化伦理价值以及底层书写方法。在此基础上,作者思考了教育的本义、教育的理想以及道德形成方式。
本书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虽然农村职业教育迎来了靠前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无法接近与乡村振兴需求相对接的现实困顿,梳理、归纳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政策和研究,确定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和目标定位、农村职业学校的使命以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价值意蕴。
本书认真梳理了多学科的前沿成果,深度剖析改革开放40年来乡村教育政策的结构特征、生成过程和相关语境因素。立足乡村实践,探索教育振兴在乡村的落地及发展情况,以四川省县域内乡村教育的优秀实践为例,厘清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过程之间的关系,以及教育实践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同时关照“国家-地方-乡村-学校-个体”之间的关系,并提
本书从文化视角对山地乡村学校的教学实践问题进行全方位审视,着重通过对山地乡村学校教学的实践考察,梳理其存在的主要现实问题,结合山地文化的基本特点,具体探索山地乡村学校的教学改进依据、价值、框架和保障,以及教学活动主要环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育方式、综合评价、教学环境等所方面涉及的改进方向和路径,在此基础
本书是江苏开放大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全书共7章。第1章主要阐释开放大学质量观等相关理论问题和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必要性、特点及体系框架。第2-6章对开放大学教学中专业、课程、教学实施、学习支持服务、实践教学等5个重点环节质量保障进行分述。第7章阐述了大数据监控教学质量的做法。本书的特色:一
本书共18章,内容包括: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管理哲学概述,企业战略,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消费者市场,分析组织市场,服务市场营销等。
本书收录了2006-2020年河南省专升本生理学、病理解剖学考试试题,并附参考答案及名家精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