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民族图志》是2022年度贵州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出版专项资金项目和2023年度贵州省出版传媒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是贵州民族出版社“打赢精品决胜仗”中比较重要的精品项目。该项目选取国内外馆藏中内容具有代表性、比较独特的卷本进行影印、注释,分期分辑推出,有部分版本是第一次出版面世。武英殿藏本《皇清职贡图》为风土地理类著
本书是史金波先生的论文集,收录了作者所著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关的论文数十篇。全书分别从“中国民族史”“中国民族古文字与历史文”“中华民族视域下的西夏”三个方面,展现了历史上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文字等方面的交往交流和互鉴融通。这些论文是作者长期调查、思考、研究民族历史文化的学术成果,涵括了作者在民族史学方面的
本选题是一部纲要性的通史。主要记述了印度王统、香巴拉王统、中央历代王朝、蒙古王统、西夏王统、吐蕃王统及西藏地方割据势力等七部分内容,重点记载了西藏历史。它在历史叙述的结构上体现了元明时期天下统一,蒙汉藏各民族结成统一的多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共同体的认识。
本书以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14—35岁之间的彝族青年群体为研究范围,以该群体的智能手机使用情况为实证研究对象,探究了智能手机对其生活方式及其家乡发展的影响及深远意义,论证了该影响从生活方式贯穿至家乡振兴,其逻辑关系及该影响发挥的巨大效能。研究以“现状分析—问题透视—评介反思”的研究范式和思路展开
《噶伦传》是一本成书于18世纪编年体传记,详细记载了18世纪前期藏族史上所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等,是研究18世纪藏族历史和清朝民族关系史等不可缺少的史料。本选题中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原著进行了解释,并对一些人物、事件以及物件等进行了注释,以便读者正确的理解书中内容。
本书通过对高句丽、拓跋鲜卑两个民族的国家起源过程的分析,以个案研究为基础,辅以对两个个案的比较研究,总结了中国北方民族由前国家形态向国家演进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目前学术界流行的恩格斯和塞维斯的两种国家起源理论的异同与正确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既有对高句丽与拓跋鲜卑史料的重新疏理与考辨,也有对理论的反思与比较,并将两个方
该书稿是一本介绍中国少数民族之塔塔尔族的图志。作者在对奇台县大泉塔塔尔族乡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完成此书稿,内容较扎实,该书稿文字简明扼要,图片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塔塔尔族人口与分布、历史沿革、社会经济和生产方式、语言文字、教育医疗体育、信仰禁忌、艺术、衣食住、节日等几个方面对该民族进行了概括性介绍。
《满学研究6》是东北大学秦岛分校中国满学研究院主编的一部文集。书稿分为满族家谱研究、清代满族契约研究、满族传统古村落调查、满族文献翻译研究等四大部分,收录了满学研究方面的10篇学术论文,如《家谱与老物件:满族社会生活变迁的历史叙事》《清代满洲族源谱系与满洲姓氏源流研究的历史语言学方法》《交易与组织:浅析清代中国的两种契
《青海湖地区蒙藏民族文化交流及对社会和谐发展的影响研究》其内容主要由元朝初期至清朝晚期青海湖地区蒙藏关系发展历史研究(第一章至第四章)、青海湖地区蒙藏文化交流及其相互影响研究(第五章)和青海湖地区蒙古部落的生活习俗研究(第六章)三部分内容组成。基于该项目研究成果和经验,将青海地区蒙藏文化交流与发展作为课题,从文化人类学
本书以贵州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分布区域、历史文化为维度选取研究对象,聚焦苗族、布依族、侗族3个人口数量位居贵州少数民族前三的民族以及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瑶族等5个遍布贵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世居少数民族,从文字、音乐、服饰、生产活动等方面,全面深刻地研究这8个民族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多个层面中形成的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