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横、纵两个维度透视康有为的经学革新。横向维度上,以历时性的方式,对康氏经学革新的背景、动因、目标、过程、措施与结果进行充分揭示;纵向维度上,通过对比康有为经学与传统经学的差异与共性,把握康氏经学的革命性所在。本书从重建经学的普遍主义为视角出发,以康有为的经学作为研究主体,将康有为的经学革新置于经学史与时代问题的双
书稿为一部中国近代思想学术史著作,讨论了中国近代思想史与学术史里的一些关键问题,意在分析与揭示晚清以来历史进程中所面临的一些挑战与症结。例如,如何理解外部力量对中国产生极大冲击,如何重新思考中国的历史与传统。书稿既有宏观的讨论,如关注诸子学与现代中国学术话语的重构;又有微观层面的分析,如章太炎形象在近代的翻转。作者指出
钱玄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推行新文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讨论钱玄同如何利用中国传统学问中的经学、小学资源来建设五四思想革命、文学革命、汉字革命,整体性地展示钱玄同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独立、独特的历史作用,并呈现新文学、新文化变革中的传统内援力量。
章太炎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卓有影响的人物,素有革命先驱,国学泰斗之称,本书以宏畅老成的笔调,紧扣主线,不枝不蔓,概述了章太炎曲折跌宕的人生历程,凸显了章太炎作为一位极具使命感的爱国主义革命家令人钦仰的形象,对其思想、功业、学问等亦有较为客观、公允的评价,是一本向一般读者介绍先哲章太炎的优秀读物。
《简读魏源》一书讲述了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魏源的生平经历以及他思想学术的深远影响。重点再现了一个乡下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天下友,最终成了思想巨人的一生;还分析了《圣武记》《海国图志》等著作对中国思想深远的影响,以及他所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启蒙性。
本书为作者硕士学位论文。作为戊戌启蒙思想家当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康有为的平等思想、孔教思想,以及其在戊戌时期所提出的诸多变法策略,前人都已经有过颇多的著述。然而,对于康有为三世进化的变法理论,以及由此衍生出的虚君共和的改革策略,学界却少有涉及。本文以康有为的变法理论当中所提及的三世进化论为考察线索,通过概念分析和文本细读
本稿由余杭章太炎研究中心主编,本辑执行主编为中国社科院哲学所所长张志强研究员,分文本考释、研究论文、章太炎及周边、钩沉与考释、书序、书评等部分,收录各类文章十余篇。文本考释为对章太炎著作的深度解读与注释,包括对《国故论衡明解故》和《菿汉微言》中佛学部分的疏证,便于读者理解章太炎原文,同时也包含注释者对原文的理解和研究,
以近300位对人类文明有卓越贡献的古今中外大家为对象,着重撷取与体现其思想精要。丛书作者皆为各领域学术前沿学者,他们以浅显易懂的语言,短短十余万字,清晰简练阐述中外大家生平、思想,让读者快速读懂大家。丛书内容编排、装帧设计到纸张选择、印刷力争精益求精,成就视觉欣赏与阅读体验于一体的大众读物。 谭嗣同,清末维新派政治家、
在近代思想史上,康有为是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他既是传统的叛逆者,又颇具保守主义气质。也因此,如何展现其思想的复杂性成了康有为研究的重要突破口。本书围绕康有为的思想核心三世说展开,将康氏放到整个经学传统中进行理解,揭示康有为如何在继承经学传统的同时,又极大突破了传统经学,从而自成一套大同理想建构。 作者认为,三世说建立在孔
本书稿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文库(精装第二辑)一种,龚自珍研究专家孙文光先生三十余年来研究龚自珍论文之结集。本书稿收入的二十余篇文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龚自珍生平、思想和交游研究;二是龚自珍文学成就研究;三是龚自珍诗文作品赏析。这些研究成果,在近代文学研究界具有重要影响。另外,附录孙文光先生未刊稿《龚自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