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国舞蹈的典范代表,被称为“国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气韵和文化精神。“国舞雅韵”系列丛书旨在弘扬中国舞蹈文化,增强民族舞蹈文化自信。本丛书一方面是对中国古典舞学科发展积淀成果的综合、立体、多维的呈现;另一方面,为广大舞蹈学习者、爱好者提供一套从基本训练、技术技巧、身韵、组合、编创、作品等全方位的学习素
本书是“国舞雅韵”丛书中《中国古典舞教学剧目·一》,由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建设项目资金支持,中国古典舞剧目承载着中国舞蹈的传统艺术法则和审美精神。经典剧目学习是中国古典舞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可以综合培养学生完整把握作品的能力,提升表演人才的复合专业素养,亦可促进古典舞的教学和创作发展。本书共选取《扇舞丹青》《飞
山西民间舞蹈是在山西自然环境和独特历史背景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文化现象。本书运用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方法,考察山西民间舞蹈生发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生态;运用拉班动作科学原理和“体现”的研究方法,聚焦山西代表性民间舞蹈的语言,对不同区域代表性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舞具、服饰、妆扮、音乐、场图等语言符号进行剖析,考察其在山西文化地理作用
本书用“以史为经”“以事为纬”的视角观察延边朝鲜族农乐舞的发展,通过关注农乐舞历时性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共时存在的样态和特征,积极探索农乐舞的历史演变过程,进一步深入考察当下朝鲜族农乐舞的发展轨迹。通过对个案的微观研究,进一步分析朝鲜族农乐舞在其所处的不同文化语境中蕴含的文化意义及价值、变迁与内涵体现,并对其今后的传承与
李筠霞:运城市文化馆研究馆员,山西省宣传文化系统第六批四个一批人才,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理事。研究领域: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应用研究。
全书开宗明义提出了中国民间舞的价值,并围绕这一价值的当代中国民间舞的三个身份群体乡土民间艺人、地方舞蹈工作者二老艺人和全能的职业民间舞者展开讨论。本书试图在思辨与具体事例中展开当代中国民间舞的画卷。他们各有其多模态话语媒介系统,借以各说各话,在原生价值体系中进进出出。在论及当代中国民间舞的研究路径中时,本书认为身份模态
本教材整理和总结了北京舞蹈学院长达40余年的中国古典舞袖舞教学实践,按照袖舞的教学程序,将训练内容具体化分为“单一技法”“常用动作”“短句训练”“组合训练”四大部分,并配有袖舞音乐伴奏的曲谱,比较全面的介绍了袖舞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发展脉络,是一本内容丰富、翔实的中国古典舞教材。
《新舞蹈艺术概论》曾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和政策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它是在北京舞蹈学院三十二年来民间舞教学的基础上,用较为科学的方法编写的一部系统化、规范化的教科书。此书分文字、图解、拉班舞谱和乐谱四大部分,形式新颖,图文并茂。文字部分是建国以来中国民间舞教学多年实践经验和研究的结晶,并且与乐谱密切结合。此书不仅是民间
本教材整理和总结了北京舞蹈学院民族民间舞传统、典型组合的创作年代、创作者及创作源流等,记录了民间舞专业从无到有的一步步历程和见证者,是一本内容丰富、翔实的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补充了后辈教师、学生对组合形成的历史背景、文化渊源、生态环境、宗教信仰、民风民俗等文化内涵的了解。具体包括汉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五个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研究》一书共七章,第一章“中国民族民间传统舞蹈概念”通过对舞蹈、传统概念的分析,导出何为中国民族民间舞传统舞蹈;第二章“中国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特征”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中国民族民间传统舞蹈不同于“专业的”“职业性”“剧场化”“学院派”舞蹈类型的“一般性”和“差异性”特征挖掘出来;第三章“中国民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