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胡塞尔19171918年在贝尔瑙沉思时间意识难题的速记手稿所组成,前承《内时间意识现象学(18931917)》,后启《关于时间构造的后期文字(19291934)》,构成了胡塞尔时间意识现象学思想三部曲极为重要的中间环节。通过贝尔瑙手稿,有兴趣的读者会发现:胡塞尔新的时间意识现象学与早期时间观相比取得哪些最本质的进
本卷是胡塞尔全集第22卷,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算术哲学》和《逻辑研究》之间胡塞尔文献方面的空缺。它囊括了胡塞尔1890至1910年间在杂志上发表的所有文章,并添加了胡塞尔遗稿中在本卷中发表的若干文字。原则上,只有胡塞尔自己希望发表在杂志上的手稿,或者是与他实际发表的著作有直接关系的手稿收入了出自遗稿的增补文本部分。按照
本书面向报考管理类、经济类专业硕士的考生,针对管理类综合能力、经济类综合能力中逻辑这一科目编写,涵盖1997年以来有价值的MBA联考、管理类联考及经济类联考逻辑真题,以骑马钉形式装订,并配备详细解析和图书匹配的完整课程讲解视频。作者特意对真题做出难度分级,帮助考试更加有针对性地学习训练。真题是最有价值的练习资源,对于真
"《管理类、经济类联考·老吕逻辑母题800练(第8版)》由联考名师吕建刚老师精心编写,本书根据考纲要求,结合历年真题考试重难点,将逻辑部分所涉及的知识点提炼为55类题型、95个模型。全书在内容上分为三部分,侧重点有所不同,分别为: 第一部分:秒杀技巧。本部分侧重于对55类题型和的深刻剖析和专项训练,涵盖大纲规定的所有
“二重性逻辑”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认识事物的方法,兼顾了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优点,并且对其不足均有所优化,是哲学社会科学思维创新过程中较常用且有效的思维方式。本书运用“二重性逻辑”来还原和分析哲学家们在概念创造和思想创新时的基本思路,以揭示“二重性逻辑”的基本特点及其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的运用方式。书中主要内容分为两大部分
本书是殷海光先生多年从事逻辑教学与研究的结晶。作者用对话体、讲故事的方式,解释生活中各种常见的不符合逻辑的说法与概念,充满思辨与趣味。目的是轻松、愉快地向普通人介绍逻辑原理和法则,全面、系统地对逻辑学中的概念、判断、推理和论证进行阐述与讲解。本书的主旨不只在于讲解逻辑学知识本身,而更重要的是说明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
《藏文经典阅读丛书》选流传广泛、影响久远的经典作品,内容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语言、医药、天文、地理等,这些作品均出自藏族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学者之手,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积极作用。《藏文经典阅读系列》(第三辑)共10本,分别为《乐论本注》《辞藻集》《内明纲要》《<弟子书>本注》《札
本书参照最新的管理类联考考试大纲编写,根据专业学位硕士逻辑考试特点及难度分析,从广大考生迫切希望提升成绩的角度出发,对2003-2022年管理类联考的逻辑真题进行了详尽的解析。试题题干的分析精准到位,抓住了考生分析逻辑试题的弱点,帮助考生掌握考试方式。对选项的分析全面透彻,能够有效帮助考生掌握各个选项的差异和解题方法的
STIT是英文“seetoitthat”的缩写,可译为“确定、确保”。STIT逻辑是一种主事性(agency)的逻辑,其将主事性刻画为行动者与事件(结果)之间的二元关系,即行动者确保(或者确定)某一事件(结果)出现的这种关系。如果将行动(actions)理解为一种具有主事性的事件(events),那么就可以说主事性将行
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修订译本)(中国现象学文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