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铎医书全集》,共收录了七部著作。其中《外经微言》以天津市卫生职工医学院图书馆藏的清代精抄本为底本,《脉诀阐微》以清乾隆年间刊刻的《洞垣全书》中收录的版本为底本,《辨证玉函》以1985年出版的《明清中医珍善孤本精选》中收录的清代康熙年间刊本为底本,《辨证录》以清乾隆年间喻义堂刊本为底本,《洞天奥旨》以清乾隆年间大雅
本书分为上卷、中卷、下卷。上卷、中卷四十九论,论述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辨证方法,下卷附疗诸病药方六十八道。全书禀承《内经》《难经》天人相应、顺应自然和以阴阳为总纲的思想,创新并发展了阴阳学说、脏腑学说的理论。
本书分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医药工作、重要文选、大事记、专题工作、国家中医药工作、地方中医药工作、军队中医药工作、港澳台地区中医药工作、直属单位及社会组织、机构与人物、统计资料、附录12个篇目,综合反映2020年中国中医药工作各方面情况、进展、成就。
凌奂著有《医学薪传》一卷、《饲鹤亭集方》两卷、《外科方外奇方》四卷、《凌临灵方》、《饲鹤堂藏书志》、《六科良方集要》。
本书包含《女科读》《沈氏女科辑要》《医经读》等内容,是一部沈尧封先生经典作品的合集,凝聚其一生的学术思想。本书对传承中医文化、促进中医发展有积极的作用,读者可以通过本书全面了解作者的学术思想和相关医案,研究并应用于实践。其中不乏对药房、药理、辩方、脉象的论述,在伤寒论读中皆有体现。
本书为清代医家高学山先生经典医书合集,包含《伤寒尚论辨似》《高注金匮要略》等著作,凝聚高氏一生的中医学术思想。其中,《伤寒尚论辨似》为高氏辨析喻昌《尚论篇》而著,全书针对《尚论篇》编次及注文反复论辨,力求阐发仲景原旨;《高注金匮要略注》中,高氏融合前人学说,取众家之精要,结合个人学习心得和临床实践,对《金匮要略》进行全
《四圣心源提要》是卢朋编写的一本基础理论类中医文献,刊于1932年。本书撷取清代黄元御所撰《四圣心源》之精华,汇编中医经典要论释义,删繁约简,提要钩玄。 《五色诊钩元》第一章《望色篇》,将色诊的原理汇通中西医学理论加以阐述,对五色之见生死、面部配脏腑之位次、面部分配肢节之位次、外因之病色、内因之病色、病色之间甚内外、左
本书由《药性赋》《濒湖脉学》《汤头歌诀》《医学三字经》合编而成。常用中药按药性分寒、热、温、平四类,《药性赋》用韵语编写成赋体。《濒湖脉学》全书用歌赋体形式,分《七言诀》和《四言诀》两部分,《七言诀》论述27脉形状、主病及相似脉鉴别;《四言诀》根据《脉诀》删补而成,综述脉理、脉法等。《汤头歌诀》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
本书共计四卷,第一卷发明阴阳升降、水火交济、气血运行、生克互用之理;第二卷发明人身气血消长之故,而示以节制调摄之方,两卷所言,皆《易》象精微之蕴;第三卷,杂论兼以医案,大致矫世俗温补寨凉之弊。临证洞见脏腑,决策如神。第四卷,杂论方剂,兼及药品,语皆心得身验,无傍入门户者。
本书从内容可分为基础理论、诊断方法、辨证辨病、治疗方法、方剂、药物、书籍评介等七类;从体例上可分为论、说、释、解、辨五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