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深入探讨庄子哲学思想及其现代生活应用的图书。本书通过八个篇章,系统地阐述了庄子关于自由、智慧、道德和生命意义的深刻见解。书中指出了《庄子》在现代生活中的思想价值,并依次深入讨论了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等核心概念,解析庄子对中国文化的长远影响。作者结合现代生活实例,将庄子的思想
《国学经典超有趣:周易》:是一本给7—15岁少年编写的漫画版《周易》。鉴于《周易》是由复杂的符号体系构成的古代哲学著作,不仅是一部占卜书,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还采用了高度抽象的文言形式,虽寥寥数语却蕴含深刻道理,但因晦涩难懂的文言形式、高深的哲学思想、复杂的符号体系,少年儿童读者阅读起来会非常难理解。因此,本书以漫
本书是选修课“感悟论语智慧”的教材,采用“预习式自学---集中式讲授---思考式阅读---分享式讨论”的教学方法。从《论语》中总结学习之道、做人之道、交流之道、职场之道、教师之道、管理之道、生活之道、快乐之道、生态之道、君子之道等十个方面进行阐述。本书主要是通过《论语》来教导高职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本道理,如怎么样学
《儒家哲学》从“儒家哲学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儒家哲学”“儒家哲学的研究法”“二千五百年儒学变迁概略”“儒家哲学的重要问题”等五个方面,以六个篇章的篇幅,翔实、扼要、入情入理地介绍了儒家哲学的来龙去脉及思想沿革,是一部优秀的中国哲学普及性著作。
本书是2022年8月18日至19日在山东邹城举办的“孟子思想及其在历代的影响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研讨会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与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联合主办。论文集在参会学者提交会议论文基础上,经过会议研讨与学术交流,作者进一步修改润色,编辑而成。论文集收录了海内外孟子学与中国文化研究的著名专
《老子奥义》通过详考老子生于陈、仕于周、辞官居宋、著书授徒、出关留书、终死于秦的生平事迹,重点澄清了孔子两次问礼老子、伏羲古道对老子思想的重大影响及《老子》成书时间等相关史实;通过复原《老子》上下经初始结构、各章初始章次、每章初始经文,重点理清了《老子》初始本的文化渊源、逻辑结构、义理层次,从而精确把握老子思想的核心宗
本书是作者在多年来研究、教授庄子哲学的基础上,对庄子生命哲学精髓要义的总结,也是作者的代表作。全书通过对庄子生命本体的阐释、生命真实的认识、生命问题的解决,揭示了庄子思想的特点——他挖掘生命之特质,平等地对待一切生命,将生命有机性与变化性贯注于生命中,旨在帮助读者追溯生命的源头,理顺生命的脉络,突破生命的障碍,回应生命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论语》自宋代以后被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古代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本书每章分为原文、注释、译文三
1973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甲、乙本,此本较多地保存了《老子》的原貌。本书以王弼《老子注》本为主校本,另取敦煌写本、道观碑本、历代刊本等共计33种为参校本,考校详细,目的是依据帛书《老子》甲、乙本勘正今本讹误,澄清其中是非,以恢复《老子》经文真旨。本书按照帛书《老子》篇次,《德经》在前,《道经》
自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张骞凿空西域开始,河西地区与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中原地区的诸多典籍类文献持续性的传播至河西乃至西域地区。汉晋时期河西地区政治局势较为稳定,河西地区浸润在中原文化的滋养之中,发展出了繁荣且多样的河西文化。从二十世纪初开始,河西地区的诸多典籍类简牍不断被发现,虽多数简牍为典籍文本的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