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育真、付荣恕主编的《生态学(第二版)》由《生态学》(第一版)全面修订改编而成。内容包括上篇基础生态学和下篇应用生态学两大部分,由绪论和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城市生态学、人类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等9章共10部分所组成。每章前附有简明的内容提要;每章后附有相应的
《中国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研究数据集·森林生态系统卷:内蒙古大兴安岭站(2006-2008)》为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大兴安岭站)依据《指南》编纂,以整理、收集、共享大兴安岭森林站长期监测和研究数据的精华为宗旨,在对大量野外实测数据的统计汇编和精简编撰的基础上整合而成,内容涵盖大兴安岭森林站的地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JohnBellamyFoster,1953—)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最有创见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复兴的主要建筑师”。《批判构建启思:福斯特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对福斯特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研究,是以现实的中国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与其他生态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的理论相比,福
由邬建国和李凤民主编的《现代生态学讲座(Ⅴ宏观生态学与可持续性科学)》是根据“第五届现代生态学讲座”的主题报告,经过评审和筛选而编著的。作者多为国内外有关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现代生态学讲座(Ⅴ宏观生态学与可持续性科学)》对生态系统、景观以及区域尺度上的一系列重要的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论题进行了阐述。这些论题包括土地利用
《科学新探索读本:生物群落的探究》系列立足于科学的新发现、新问题、新角度、新探究,力争提供新颖别致的写作和阅读角度,让青少年在平实、简单、有趣的文字中认识科学、亲近科学、走进科学。它是青少年科学课堂知识有益、必要、恰当的补充和扩展,架起普通常识和科学探究之间的桥梁,鼓励学生从当下出发,从课堂出发,从生活出发,探究大千世
《中国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研究数据集·森林生态系统卷:广东鹤山站(1998-2008)》对大量野外实测数据进行统计汇总的基础上整合编撰而成,反映了鹤山站在水分、土壤、大气、生物等4个方面多年的变化趋势,其内容涵盖了鹤山站的基本概况、主要数据资源目录、观测场地和样地信息、近10年(1998—2008)间承担的中国生态系统研
《中国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研究数据集》丛书以强化国家野外台站信息共享系统建设,并推动国家野外台站对长期监测数据的整理、共享和挖掘。根据该丛书的编写指南,我们严格遵循数据来源清楚、数据质量可靠和标准规范统一的原则,收集和整理了2005—2008年间内蒙古草原站的长期监测数据;内容涵盖内蒙古草原站的数据资源目录、观测场地和样
为完成《中国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研究数据集》丛书的编纂,CNERN综合研究中心首先组织有关专家编制了《农田、森林、草地与荒漠、湖泊湿地海湾生态系统历史数据整理指南》,各野外台站按照指南的要求,系统地开展了数据整理与出版工作。该丛书包括农田生态系统、草地与荒漠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以及湖泊湿地海湾生态系统共4卷、5工册,各
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技术。内容涵盖了生物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及生态学的应用等。书中反映了现代生态学的新进展与新理论,各章附有学习指南、本章小结与复习思考题,方便读者学习。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高专环境科学专业、生态学专业及生物学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供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员
对生态系统和有机体来说,增长与发展的概念都适用。依据生态网络结点之间的竞争性、连接模式和相互作用强度,对生态系统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上升性指标来统一量化系统的增长与发展。与传统的新达尔文演化理论研究截然不同,“上升性增加原理”指明了生态系统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