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地震-地质灾害链、暴雨-滑坡灾害链、台风-风暴潮灾害遭遇、大风-暴雨灾害遭遇、降雨-洪涝灾害链、旱涝急转等多灾种,对典型案例区的房屋建筑、公路网络、人口与经济等主要承灾体的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估与分析。
本书以贵州省喀斯特岩溶山区典型地质、气象、地震和火灾等典型灾害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岩溶区自然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较为系统的阐述了山区不同自然灾害的类型、分布、成因规律与防灾减灾现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典型灾害案例不同风险场景下的发展演化过程分析,从工程和非工程的角度论述了基于场景的综合防灾减灾举措,并提出了喀斯
本书系统考察国内外防治和减轻自然灾害领域的研究成果。从世界各地防灾减灾研究活动中搜集和整理有关资料,博览与之相关的论著,细加考辨,取精用宏,抽绎出典型材料,经过精心提炼和分层次系统化,形成全书的章节框架。本书分析了世界各地在防治和减轻洪涝灾害与干旱灾害、气候突变造成的气象灾害、产生岩石断层和地面破裂的地震灾害、自然因素
本书侧重于人为因素——社会脆弱性的探讨,并沿用地理学多空间尺度的视角,尝试对区域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分析框架及多尺度评估模型进行探索研究,并选取京津冀地区为案例,以期为我国区域社会发展的规划布局提供科学支撑和决策依据。
自然灾害属于突发事件,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动态性、复杂性等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多种推演路径,根据推演路径的原理和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组合推演、转化推演和映射推演。本书以此为线索,首先介绍自然灾害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的内涵、自然灾害的分类、自然灾害与社会冲突、自然灾害和灾害风险研究的科学挑战、不足与未来展忘
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历史或科学的著作,还是对行动的号召。天灾注定发生,但人祸可以避免。在这本活力充沛、研究详尽的著作里,琼斯博士献上了对我们过去的观察,并让我们做好准备,以应对未来的大灾难。
自然灾害治理现代化
“一部中华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与自然灾害不断抗争的历史。”自然灾害不仅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而且从灾荒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相互关系中,可以揭示出有关社会历史发展的许多本质内容来。 李文海是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的开拓者。他先后主持编写了《近代中国灾荒纪年》《中国
本书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详今略古,记述了深圳自然灾害事件,分析了1978-2022年发生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内容包括:深圳市概况、深圳市自然灾害分析与评述、深圳市历年自然灾害概要。
2022年,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各类承灾体的暴露度、集中度、脆弱性不断增加,灾害风险的系统性、复杂性持续加剧。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性问题加剧,对世界各国的风险治理体系和能力提出新的挑战。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我国风险治理体系和能力经受严峻考验、取得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