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6章,系统介绍了地理学常用的科学思维,并在此基础上,从方法论的视角,介绍综合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信息地理学等学科所用的研究方法。本书将地理科学思维与研究方法论进行整合,为地理人才核心素养体系构建提供有效载体。
本书在十月革命前大量档案文献、统计材料和苏联时期诸多学者著述的基础之上,使用历史学、经济学和统计学研究方法从4个层面展现了18世纪下半叶俄国城市的历史。首先,梳理了18世纪60年代城市行政机构改革前夕的城市状况,对它们的社会经济状况进行了分析;其次,厘清了俄国城市行政机构改革的脉络,探究了相关城市行政机构改革的内容和效
洞庭湖,地处华夏九州核心区域,是全球最古老的湖泊之一。在9000多年前洞庭湖西北侧的澧阳平原上,亚洲栽培稻已开始大规模种植,时至今日,洞庭湖仍然以博大的胸襟哺育着千万湖湘儿女。古往今来,洞庭湖是文人心底的“牢骚”,是百姓生活中的“险阻”,是南来北往的“四达交冲”,是举世闻名的“鱼米之乡”。“洞庭秋月生湖心”,“湖平月上
从来没有哪个大湖像洞庭湖这般历经沧海桑田,地质时期,她在不断沉降与隆起中浴火重生;历史时期,尽管人类活动给她造成了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但她还是用她那广博包容的胸怀滋养了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民众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歌颂她,赞美她,一首首千古名篇让她成为华夏大地的“宠儿”。她可以是洞庭,是云梦,是
厄立特里亚位于东非及非洲之角最北部,扼红海南段。南邻埃塞俄比亚,西靠苏丹,东南与吉布提接壤,东北隔红海与也门和沙特阿拉伯相望。1993年独立后,厄立特里亚政府着力进行社会经济重建,提倡自力更生,建设基础设施,争取国外贷款和其他援助,特别是鼓励侨汇。厄立特里亚奉行和平与不结盟的对外政策,主张在和平共处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其他
汉唐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今日丝绸之路研究的重镇。本书的重要学术价值在于为古都西安接续国际学术界百年来丝绸之路研究的学术传统和热情,搭建新的学术平台,为推动丝绸之路研究尽绵薄之力。同时也在认识中华文明融合外来文明成份的基础上,揭示外来文明中所融入的中华文明成份,推动各界对丝路上的多维交流史形成更为客观的认识。 本书
本书是一部关于非洲的科普图书,它将理论问题与游记形式相结合,在翔实史料和丰富实践考察资料的基础上,全景式描绘了一个立体、多面、真实的非洲,读者在欣赏作者非洲之旅中拍摄的生动照片的同时,深入了解非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以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本书通过丰富的故事和图片,打破了读者对非洲的固有认知,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冲击。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渭河上游谷地的概况、渭河自然地理、渭河经济地理、渭河历史地理、渭河文化地理等。自然地理方面介绍了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和灌丛草原为主的地貌类型,陇西盆地的形成情况、祁连褶皱带东延、六盘山旋回褶皱带、华家岭旋回褶皱带为主的地貌特征;经济地理方面介绍了陇西人民从治理水土流失,发展“集水节灌工程”,恢复农业等内容;
英国船长库克于1778年抵达波利尼西亚人住居的夏威夷群岛。此时的世界已进入蒸汽机工业化时代,西方列强蜂拥而至,打破了那里原始而纯朴的平静。但不管时局如何变化,在1893年美国占领夏威夷之前,夏威夷还是一个受到国际公认的独立的君主王国。 大卫·卡拉卡瓦是夏威夷王国第七任国王(1874-1891年在位)。1881年,国王做
《中国地理知识要领》是系统介绍中国地理概况的简明读本。书中涵盖了中国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河流湖泊、自然资源以及行政区划等内容,全面展现了中国地理的多样性与独特性。本书通过清晰的图表与生动的描述,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文化形成与生态保护的影响。本书不仅注重知识的准确性与系统性,还结合实例分析了中国地理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