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采用分段的方式,首先以帛书《老子》为底本,综合各本校正文本,在保存帛书风格的基础上,择善而从;次以校后注或校中注的方式,对各版本加以说明,分析古今注释之异同;最后分章简析,着重剖析《老子》的哲学思想,从微观上揭示思想内容,从宏观上把握精神基调。为方便读者阅读,作者在书末另附帛书《老子》校正文与简译文对照。
本书以儒家伦理为视角,以新加坡、马来西亚(简称“新马”)为中心,以华社、华商、文士、华校、华教、政府为对象,全面而又系统地研究了从明末至新加坡取消儒家伦理课程当年近四百年时间里,儒家伦理在新马两地弘传的历史背景、阶层群体、载体、方式、途径、效果、价值观念、本土化特征及传播规律等。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儒家伦理在新马两地弘传
本书对中国自西周至宋明时期的古典人文主义做了系统而深入的梳理和阐述,并通过与西方狭隘的人文主义历时性的比较,得出中国古典文化蕴含着深潜宏阔的人文主义思想的结论。这种人文思想迥异于西方人文主义,西方人文主义实际是低维度的人文主义,在流变过程中不断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中国的人文主义自成体系,意涵深邃,具有贯通天地的
《大学》排在四书之首,是古人必读的书籍,是相对小学而言,讲求的是治国安邦之道,是大人之学。本书是郭继承老师给青少年讲的有关《大学》的四讲课程,共2册(分册书名:《德行与智慧》《认知与格局》)。郭老师的讲解不是逐字逐句的翻译,而是从“德”“智”“认识自己”“提升格局”四个主题阐述了《大学》《中庸》等经典书籍的智慧,并且有
“儒小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儿童漫读”系列丛书以“山东文脉”工程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儒典》为创作蓝本,从中选取符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章句,邀请全国著名儒学研究专家杜泽逊、李振聚,进行趣味性解读,由国内顶级漫画工作室洋洋兔结合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和历史故事进行漫画创作而成。图书旨在全力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采用现代儿童喜
本书是由硕士论文整理而成。本书以明代《四书》学的发展为切入点,采用问题分析法,通过田野调查及大量的文献考察,对北方王门第四代弟子鹿善继的学行思想进行了重新梳理与分析,以期以小见大,把握明末清初理学发展的时代脉搏,进行思想史与学术史的互相印证。本书特别对北方王门与鹿善继进行了学术史上的再定位,确认其思想以心为体,以真为仁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
《周易》作为群经之首,与《论语》《孟子》等书不同的是,其详细论述了君子在修身齐家治国过程中的具体处理问题、进德修业的方法,即“夫卦者事也,爻者事之时也。分三而又两之,足以包括众理,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程颐《周易程氏传》)。是书为武汉大学国学班“《周易》导读”课程的讲稿整理,按照儒家易学的脉络,以程颐
本书三卷,明代吴伯敬撰。吴氏倾心老庄数十载,晚年为《庄子》作解,未竟而卒,其子吴士京为之校而梓之,名曰《道德南华台县》,共五卷,梅鼎祚为之作序。所谓“台县”,盖出自《庄子·则阳》篇“以十仞之台县众间者也”。是书内、外、杂各一卷,诸篇篇首皆有解题,正文注音、异文予以圈明。吴氏重视《庄子》异文,多引他书作校,所作注解在参考
本书钩深探玄六十四卦卦爻辞,文语明白,从前人易学著作出发,对古今易学成果都有所借鉴和消化☆作者对六十四卦每一爻都有成体系的哲学解读,可见其建构哲学体系的良苦用心。《周易》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国哲学与文化的总源头。二十年多来,作者念念不离《周易》这部“大道之源”,希望通过新译重释此经再造传统哲学的圣人之道,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