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广东省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省对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管理要求,对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技术方法进行研究,具体包括:回顾性评价、规划分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环境影响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等方法,以及规划方案综合论证与优化调整重点等,明确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关键技术要
本书以现行的国家环境监测标准和规范为依据,融合了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和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内容,以环境监测的全过程控制为思路,详细叙述了水和废水、大气和废气、土壤、固体废物、噪声、生物、放射性的监测及其监测质量的保证。本书侧重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物测定,注重各种分析测试技术
本书为专业图书。本书结合2016-2020年四川省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保护政策概况,以四川省大气、地表水、饮用水源地、降水、噪声、农村环境、生态环境、土壤、地下水、辐射等环境监测网监测数据为基础,对四川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从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工作、环境管理效果和自然环境特点等多个
本书以简洁的语言、形象生动的图画展示了2020年四川省城市环境空气、大气降水、六大水系地表水、市及县政府所在地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城市声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还分别展示了21个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基本厘清了2020年四川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是公众了解生态环境质量的有益图书,是环境管理和环境科研的有益资料
本书是陆地植被专题的延续和拓展。草原不仅是主要的陆地生态屏障,也是家畜的牧场和食物来源,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该专题生产了2000—2020年欧亚大陆草原理论载畜量、可食饲草量、地上现存生物量及利用强度指数等数据产品,揭示了近20年欧亚大陆草原生态环境改善及草畜平衡的状况,可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
本书是陆表水域专题的延续和拓展。湖泊是地球表层重要的淡水资源库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对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该专题生产了2000一2020年全球最大水体范围在500km2以上的自然湖泊的面积、水位、水量等数据集和富营养化湖泊藻华时空分布产品,分析了全球典型湖泊分布格局、水文要素和藻华暴发的变化趋势,
本书面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5,生产了2015年、2020年陆地生态系统格局及变化产品、2010一2020年全球植被生长状况等数据产品,开展了全球陆域生态系统格局和植被生长状况监测分析,评估了全球山地和自然保护地的生态系统保护成效、驱动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态势,可为全球陆域生态系统的认知提供科学依据。
本书是自2013年以来持续发布的一个专题系列。及时、透明、公正的全球农情信息是精准把握农业生产与供应形势、维持粮食价格稳定、确保粮食贸易公平公正的重要支撑。该专题对2010-2020年全球、重点区域、主产国及我国粮食生产和自给状况进行了分析,反映了近10年全球粮食安全形势,并对2021年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和进出口形势
本书建立了基于指标规范变换的分类环境和广义环境评价的普适指数公式及普适智能模型;提出了规范变换与误差修正相结合的广义环境系统预测模型,极大地提高了模型预测精度;并对评价和预测模型的普适性和可靠性及同型规范变换的不同变量预测模型之间的兼容性和等效性进行了严格的数学论证,因而评价与预测模型不仅因结构简化,避免了“维数灾难”
本书主要介绍多源遥感技术在农作物监测中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全书共7章,1~5章主要介绍多源遥感理论和方法,包括农作物遥感的基础理论、影像融合技术、农作物遥感监测数据获取与处理和农作物参数反演建模。6~7章以冬油菜遥感监测应用为例,综合运用地面光谱、无人机和卫星遥感数据,实现冬油菜关键生育期长势参数的反演、冬油菜的识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