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食品是指药食同源为主的我国目前在食品中可以使用的中药材品种和新食品原料。本书共十一章,涵盖了中草药食品炮制加工历史及现状,中草药食品炮制加工基础,中草药食品传统炮制和现代加工的目的、方法以及中草药食品贮藏的原理和方法等内容。同时对152种中草药食品的别名、使用部位、植物形态、地理分布、药材性状、性味归经、功效与主
《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16部、60类,记述品种1897条,附方1万多条。该书不仅是中国古代本草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的博物学巨著,被称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本书选取《本草纲目》中经考证基本明确和尚有争议的品种1100多种,其中植物类700多种、动物类280多种、矿物及其他类120多种,以实用、可行、
本书共收载浙江临床较常用的鲜品中草药179种,按功效分为解表类、清热类、祛风湿类、利水渗湿类、消食类、止血类、活血化瘀类、化痰止咳类、补益类及其他类鲜药共10章。书中每一味中药配1-2幅原植物或原动物照片,并对每味中草药的中文名、汉语拼音名、来源、辨识要点、别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临证参考做了阐述。
粤北中草药
《观赏兼药用植物图鉴260种》收录了260种常见的观赏兼药用植物,编者结合三十多年的科研和工作经验,介绍了每种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药用功效及观赏价值,是一本集观赏兼药用植物于一体的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较强的植物类科普读物。读者可从中了解到具有观赏和药用两方面价值的植物知识。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园林、
学经方就像学棋读棋谱、学书临颜柳、作诗先吟唐诗一样,是规范,是基础。学中医而不学经方者,必难成大医。“有是证用是方”,一对一,这就是经方的规矩。 本书可作为经方入门及提高之参考,分为“经方入门”“病脉证治医案详解”“医案医论”三部分。经方入门部分,从脉诊、腹诊、问诊带读者走入经方思维的世界;病脉证治医案详解部分,从理
本书选用了300多幅药方实例图解和多幅精美逼真的彩色草药图,对《汤头歌诀》进行全面译注和解读,方便读者理解和掌握这些中医医药知识,并有效应用,以调理身体和治愈疾病。同时,本书对植物的根、茎、叶、化、子等部位做了详细的解读和说明,使读者对植物各部位的药性一目了然!书中对每首方剂均说明出处,并分歌诀、注释、方析、组成、用法
《药性赋》作为学习中药的启蒙书,把248种常用中药按药性分寒、热、温、平四类,用韵语编写成赋体,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为了使读者深入理解和掌握书中所载药物的相关内容,本书将涉及的药物配以实物照片,并按照译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量用法、配伍应用、使用注意七个方面对原文进行了深入解读,图文并茂,让读者一目了然地
本书是在忠实于《神农本草经》(清代顾观光的辑本)原著的基础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部)及《中药学》(第二版)为指导,以全新的视野和形式对原著进行深度挖掘,从《神农本草经》一书所载的各种药物中精选出200多种现在仍常用于中医临床的、药效明显的药物配上药物彩色照片进行全新演绎,更加符合现代疾病特点及现
本书共分为九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膏方的历史沿革、理论基础及服用方法。第二章重点阐述杨教授使用膏方治疗失眠的经验,包括理论认识、辨识方法、病机的认识、遣方用药、药对使用、随访方式等思路,以便读者更深刻理解。第四章至第八章具体介绍了根据肝、肾、心、脾、肺五脏使用膏方的医案,均是真实案例。每个脏器医案的选择均是采用临床上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