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主题,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等学科为基础,协同科学技术哲学、逻辑学、美学、政治哲学、管理哲学等学科集体攻关,深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华优
《现代儒学》是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主编的辑刊,旨在推动儒家多元传统的研究,面向现代世界阐发儒家思想。《现代儒学》第十二辑分为“仁体论”“美德论”“理学新知”“青年儒者论坛”“书评与书讯”等专题栏目,收入学者论文、书评、会议稿等各类文章共十五篇。“仁体论”栏目乃为陈来教授七十华诞而设,系本期的重点,内容涵盖陈来对罗尔斯政治
本书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年谱为骨架,以学术思想为血肉,以生活实践为背景,全面整理张申府生平史料、原著、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精选历史、文化等背景资料,说明其思想发展与现实生活之关系。全部资料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史料(张申府原著、学界相关成果、报刊新闻等),均追溯到最初发表的原始文献。本书是第一部研究张申府学术思想的学谱
21世纪是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国家建构和社会文化发生重要转型的时期,如何叙述中国成为关键议题。《重述中国:文明自觉与21世纪思想文化研究》阐释和分析21世纪转型期的中国思想文化,探讨对象包括知识界的主要思潮、人文学科的代表性研究者及其主要成果思路、影视等大众文化中的主要现象。写法兼有思想文化评论和历史研究的特点,以文明为基
本书汇集了徐葆耕先生研究现代学术史的成果。关于清华学派的研究,徐先生著有《释古与清华学派》一书,收录其20世纪八九十年代撰写的专题文章,展现出过人的学术敏锐。关于瑞恰慈的研究,徐先生编为《瑞恰慈:科学与诗》一书,这是一部广泛搜罗文献、内容相当丰富的学术史专题文献史料集,显示出不尚空谈、踏实探究、用文献说话的学术旨趣。此
贞元六书(全两卷)(中华现代学术名著8)
析其体系,摭其英华,分神游玄圃、衡论人文、独立学思、学以成人四编,立体呈现千载真儒学之集大成者、现代新儒家之开山宗师熊十力先生体大思精之哲思、真诚恻怛之情怀、针石珠玉之文辞、独立天壤之人格。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哲学”“主体”等概念出发,检讨了当代新儒学的理论结构;第二部分,检讨了当代新儒学中“超越分析”“直觉”等方法论的问题;第三部分,用分析哲学的方法,对“超越内在”和“天人合一”说进行解构。
本书是对张祥龙哲学思想评述的文集。 张祥龙是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在现象学和中国哲学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对现象学的研究极富新见,在汉语学界乃至国际现象学界都卓然自立。他在比较哲学研究领域进行了卓越的探索,为深化哲学理解和各文明哲学之间对话,带来了诸多启发,开创了包括印度哲学在内的东西方哲学比较的新思路。他同时也是一
张茂泽,1965年生,四川广安市人,历史学博士,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二版)首席专家,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兼任西安周易研究会会长、西安中和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哲学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孔子学会副会长。出版《道论》《中国思想文化十八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