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分为十一个实验:前十个实验结合作者现有的研究成果,利用中国的统计数据,进行专题分析;后一个实验介绍利用MicrosoAccess来设计和实现关系型数据库。本教材强调实验课程的特色,偏重于操作技能的介绍,同时力求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旨在培养和加强读者理论分析与实际数据处理及分析的能力。各个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
本书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至第四章介绍利用Excel进行财税数据计算、作图和统计分析的基本技能;第五章介绍利用EViews进行计量分析的基本技能;第六章为Panel模型分析的综合应用:政府采购制度的绩效评估。附录一介绍(财税)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附录二介绍(财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要点,包括系统调查、系统分析、系
民国时期中国财政体制延续了清朝末年启动的近代化改革,公共财政体制的构建日趋完善。这一时期学生研究环境相对宽松,中外学术交流空前活跃,与此相适应,中国财政理论迎来了它辉煌的发展期,达到中国近代以来所未有的新高度,初步构建了与近代市场经济和财政体制相适应的财政学体系。本书按时序分民国初年、国民政府前期、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本书初步构建了政府财政统计学理论体系。目前,我国还没有出版过政府财政统计方面的专业论著。政府财政统计方面的知识散见于财政学、税收学、国家预算管理等教材中。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公布修订后的《2001年政府财政统计手册》,为各成员国政府财政统计的表述提供了统一的规范和准则,也使我们构建财政统计学科
本书对清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全书分作11章:第一章,作为导论,主要探讨财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并揭示政策的变异及其在不同情势下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第二章,作为学术史的回顾,对前此学者有关清代财政史的研究进行综述和评论。第三章,作为不同历史阶段的个案,考察王朝建立之初财政政策的特征。第四章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化,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税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趋日益重要,税收已日益深入到人们经济社会生活的*个方面,人们出就愈加迫切要求了解税制内容,掌握税制精神,学会正确运用税法,熟练计算应纳税额等等。本书除了介绍税收基本理论、基本要素外,更注重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注重了税收计算
本书内容除第1章绪论外,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国际金融市场环境分析,包括第2章~第7章,分别介绍国际金融市场和机构、国际*市场、国际股票市场、外汇市场、外汇期货和期权市场、互换交易市场;第二部分是国际投资融资管理,包括第8章~第14章,分别介绍国际直接投资、外汇风险管理、证券投资管理、现金管理、融资管理、资本预算管
近年来,我国政府的财政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中央政府开始自上而下推动建设的“金财工程”正在使各级政府的政务管理活动全面实现“电算化”。这不仅对财政专业人才应具备的技能和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也对我们传统的财政学专业教学方法,尤其是以应用为特点的本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的变化,从2006年初开始,
公共财政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认识民生问题的现状,把握财政与民生问题的契合点,进而从财政上找准支持民生的政策策略,是我国公共财政建设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本书内容包括财政与民生:文献述评,财政与民生:一个基本分析框架,学有所教: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劳有所得: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病有所医:公共财政视角下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本书是对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进行的理论研究。研究的起缘在于个人收入分配状况提出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要求。由于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是一个由现行税制向目标税制过渡的过程,所以,目标税制的设计就成为问题的关键。于是,本书将研究对象锁定为个人所得税制度设计。又由于税制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到税制构成要素的设计,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