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论述了艺术理论中的人类世艺术。过去500年的盗挖式全球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就是所谓的全球化,造成了我们今天不得不直面的人类世,具体已表现于全球变暖这一日益明确的将来之中。我们不应继续逡巡在以西方在场本体论及其政治经济学为纲目的全球化思想之中,而应立身气候危机这一例外状态,直面当代人类命运本身,重新思考我们与这个世界的
在这本迪迪埃笔录、贡布里希亲校的谈话录中,贡布里希梳理了自己的人生历程和主要学术观点:包括他的家庭教育背景,他成年之后多语言学习的经历,他在二战中对纳粹电台的监听,以及《艺术的故事》和瓦尔堡研究院带给他的史学家的双重生活,时间跨越整个二十世纪,话题涵盖艺术史、哲学、心理学、信息科学、动物行为学等诸多领域。谈话中,贡布里
设计研究离不开理论工具,对于学科范式尚未建立、缺少原创理论的设计学科而言,必然涉及跨学科理论的借用与应用。《设计研究理论I》首次对当前设计研究领域涉及的高频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从理论的概念、发展、现状及其在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四方面展开,按各个理论汉字的拼音首字母的顺序排序,让读者能够基于查字典式的思维快速找到自己想了解的
本书以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为研究对象,将视野放在学科与学科建设的联系上,归纳总结了戏剧戏曲学、设计学、音乐学、美术学、电影学、舞蹈学、舞剧学、曲艺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学科发展,分析了学科设置特色和利弊,对学科发展有阶段性总结研究。可作为艺术学与艺术学理论等专业发展的参考资料。
在这个具有不确定性、社会技术语境复杂的数字时代,如何面向一种可持续的未来,展开对人们日常文化实践的研究?由享誉全球的设计人类学家、莫纳什大学新兴技术研究实验室主任莎拉·平克等主编的《数字物质性:设计与人类学》一书,聚焦于数字物质性,在数字化、设计、人类学以及媒介研究之间这片充满潜力的新兴交叉研究地带,为我
本书是研究艺术和社会科学的合集。探讨了中国古代儒释道思想对书法的影响,何谓文人书法及其与文学史之关联,再度提倡文人书法;主张学习书法时各人依性之所近、依审美直觉,找着喜欢学的碑帖、喜欢学的书家去学;介绍了古代墓志的历史、艺术价值,台湾的美学发展概况,古希腊“智慧之学”的丰富内容,希腊哲学的宗教性,等等。
本书分甲、乙、丙、丁四篇,共十六章,内容包括:永恒在何处、抹去瞬间、时间的突围、真性的“秀”出、时序的错置、桃花源时间等。
本书是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征集的关于2022年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届的剧目评论文章,共收录103篇文章,反映了2022年中国艺术舞台上的精品以及中国当前的艺术方向和艺术成就。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针对某个节目的评论,一类是针对第十三届艺术届的主题类评论。评论文章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且图文并茂,有助于读者了解2022年中
全书分为5个部分,形式与表现方法,形式语言表现的媒材,形式语言要素,形式语言表达手段的探索,以及综合创作表现研究,涉及形式语言转换训练的主要内容,重在对常规具象图形进行绘画语言转换的探索。
本书旨在理解和解决艺术品在展示、保存、成像或复制时出现的颜色技术问题。共分两部分:基本原理和应用。基本原理部分涵盖了光谱测量、颜色与空间视觉、视觉和数值颜色描述,以及同色异谱和颜色不恒常性的主题。应用部分讨论了艺术品展示、绘画材料和颜色再现。本书视角独特并具有深度,特色之一是利用颜色物理学、色觉和成像科学使图像作为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