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先介绍了中国税收体系的基本框架和税收政策的发展历程,列举了各个税种的基础知识、政策解读及重点难点问题,例如增值税的计算方法、免税政策、进项抵扣等。其次将企业业务线和18个税种“纵横交错”地“串联”起来,阐述了企业从筹资注册组建到生产经营到注销,全流程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应该缴什么税、缴几种税、怎么计算、怎么缴纳、
本书是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材适应专业升级和人工智能对财税领域的影响,突破传统按税法理论体系讲税的思路,重构课程结构和内容,增加了智能财税、金税征管系统、纳税信用评价、税务风险评估等内容。教材具有以下特色:理实一体、“岗、课、赛、证”融合。融入思政元素和思政案例。有配套在线教学资源,便于开展混合
成本效益分析是通过比较项目的全部成本和效益来评估项目价值的一种方法,20世纪30年代该方法被引入政府活动领域。“成本效益分析”早已被引入发达国家经济学院和商学院的课堂。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2010年起在全国高校率先开设“成本效益分析”课程。随着全面绩效预算的推行,我国各级政府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需求
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地方财政的运行呈现出了巨大的地区间差异,各地区在人均财力、财政收入结构、财政支出结构、基本公共服务、地方债务率、社保负担、预算管理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既是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的晴雨表,也对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关键性影响。为了全面地反映这些差异,本报告拟每年编制中国各地区财政发
《一案解析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及税会差异处理》自2015年首次出版以来,已历经7次修订。本书以某高新技术企业的真实经营案例为主线,通过41个综合案例分析、60个章节分案例和32个知识点辅助案例,对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与纳税调整、纳税申报表填写和表间钩稽关系进行全面解析,帮助读者按表索骥快速掌握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相关业务知识
本书汇集了中国财政学会2023年在武汉召开的“新时代中国财政实践与财政基础理论创新研讨会”上,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发表的主旨报告和精彩讲演。这些文章和讲话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时代课题,深入探讨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基础理论创新,以“基于风险逻辑的中国财政学”为主题就新时代我国
本书汇集了中国财政学会2021年在上海召开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基础理论暨财政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上,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发表的主旨报告和精彩讲演。这些文章和讲话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时代课题,深入探讨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基础理论创新,就财政基础理论创新的主要方向、关键
本书首先介绍税收原理,主要包括税收基本概念、税制要素、税收分类、税收效应、税收转嫁与归宿、税制结构以及中国税制改革进程等。其次将依次介绍我国主要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土地增值税等主要税种。
技术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的作用下,我国创新投入从2008年的4616.02亿元上升到了2020年的24393.11亿元,增长超过4倍。然而,创新数量与创新结构发展不平衡,2008至2020年,高质量的发明专
本书在回顾了我国地方政府市政债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市政债发展现状的研究,梳理市政债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原因,研究财政分权制度的影响以及主要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对我国财政政策的发展趋势,研究我国地方债信用评级指标和评级方法的改进,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我国地方政府市政债发展的原因、现状和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