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穷源集》共六卷,明代王肯堂著,门人殿宅心评释。《医学穷源集》卷一、卷二载有关运气学说等医论二十八篇;卷三至卷六以木、火、土、金、水逐年中运为纲,分列王氏证治验案百余则,每则医案之后附有按释,说明气运盛衰、遣药处方之理,发挥《内经》运气学说精义。本次整理以清嘉庆十三年戊辰(1808)吟香书屋藏板刻本为底本。
本书共分为十六卷,其内容包括:脉诀;病机;药性;运气;六气主病;中风;附诸风;伤寒;六经证;中寒;温疫;中暑;中湿;燥证;火证;内伤;伤食;伤酒;郁证;痰饮;咳嗽;哮吼;喘急等。
扶阳学派,为中医教育和传承开辟了一条新路。通过“系列图书——年度论坛”的开放方式,让千名、万名医界读者直接受益。卢崇汉主编的这本《扶阳论坛(6中医火神派名家之华山论剑)》延续《扶阳论坛》系列图书“完全现场实录”的鲜明特色,让无暇参会的广大中医同仁、中医爱好者也能够感受完整真实的“实录现场”。
《中医古籍珍善本点校丛书:医家赤帜益辨全书》共十二卷,由明代吴文炳编辑刊行于万历年间。吴氏尽览历代名家之著,遍访当时名医圣手,历经数年,方告功成。书中有论有方,论多精辟,方多效验。其内容丰富,分类清晰合理,涵盖脉理、运气、经络、针灸、本草、伤寒、温暑、杂病、女科、小儿、外科等。所辑内容皆源自历代医家名手,是方、论
“京师人文宗教讲堂”系列讲座是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举办的纯公益学术讲座,面向广大师生,面向全社会,邀请海内外人文宗教领域著名专家学者主讲。讲堂开设儒学、道学、佛学、中医四个系列讲座,每月两次,于当月双周周六上午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内举行,自2011年起,已历四年。该系列讲座2011年所讲内容已收录于2012年出版
本书收编了作者多年研究中国古代道家哲学、中医古文献的各种著述多篇,包括对《道德经讲义》《伍柳仙宗》《黄帝内经》《古书隐楼藏书》《悟真篇》《黄元吉玄关绝学》等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是当代有关中国古代哲学、古代科技史方面研究的重要成果。作者以己身甚深真修实证,和他的弟子们将广泛搜集到的各家文献,进行了数年的精研、分析和订正,
《幼科类萃》为儿科专著。其学术思想溯源《内》《难》《伤寒》,下至仲阳及金元四大家等,皆猎取所长,萃其精华,名曰类萃,即此意也。是书共二十八卷,按病种分为二十六门,为一部论理精要,临床实用,保婴活幼的儿科专著。
《奇效医述》共二卷,收验案四十余则。书中所收医案多为其于姻戚僚友、家人仆妇所获验者。故每案必能具其首尾,尽其曲折,历述其起因、病程、曾用何药、现证云何,并详析其病理机转、辨证立法、遣方用药之要,以及何时得效,何时全愈等。案后附原用方药,且于剂量、炮制、服法等,靡不详备。其论病专以辨证为主。凡述一案,必推究其原委,审因以
《灵枢经脉翼》系阐述《灵枢经》十二经脉,任督二脉及其腧穴的专著。作者悉取祖遗诸秘籍中有裨于《灵枢》经脉之旨意,加演绎,自成一家之言,复疏《灵枢》有关原文于下,并以滑寿《十四经发挥》注条列于后,意在”羽翼《灵枢》,而有功于医道”,故名为《灵枢经脉翼》。书中图文互解,通俗易懂,便于初学记诵。十二经脉以流注次序为先后,每经分
《伤寒六书纂要辨疑》共四卷,原书扉页作《太医院纂要陶节庵伤寒》六书,明童养学纂辑。童氏认为陶节庵《伤寒六书》辨阴阳有径,表里有症,虚实有脉,临病制方服药有法,井井有条,且辨叔和之谬,正无己之讹,足补仲景书之未备。因此在原书基础上去其繁芜,补其缺略,删繁就简,重为诠次而成《伤寒六书纂要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