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了闽南人与客家人生存空间交界的诏安,通过口述采访的研究方法对两种文化进行了个案考察。本书分上下册,上册为单篇论文结集,分别讨论山区、平原乡镇的宗族社会与文化问题;下册为专著,逐一论述宗族社会、传统经济、信仰礼俗等问题。书中细腻生动的描述,会使读者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思考某种文化传统的形成发展等更深层次的问题。
石嘴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最北端,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工业城市。《石嘴山史话》以时为经,以事为纬,通过撷取石嘴山各个历史时期所发生的大事、要事、特事,提纲挈领地梳理出石嘴山古今社会发展之脉络,为广大读者呈现出石嘴山地区两千多年来社会发展的大势大略。本书对于热爱石嘴山、建设石嘴山的仁人志士来说,是一部良好的市情教材,对于
本志史料尽量上溯,下限至2000年。设概述、自然地理、政区建置、政党、政协、群团、职权、政府、人事劳动、政法军事、经济综合管理、农牧林水、交通、工业、粮油、教育、气象、文化、人口、民族、宗教、民俗、人物等类目,记述了西藏昌都地区类乌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哲里木盟十旗调查报告书》中的哲里木盟是清代在内札萨克蒙古所设六盟之一,辖四部十旗,分别为科尔沁部左右两翼六旗,扎赉特部一旗,郭尔罗斯部前后两旗,杜尔伯特部一旗。本书是由东三省蒙务局调查编写,具体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冬或三年(1911年)春。该调查报告书是为调查蒙旗现状,筹拟变通办法而调查撰写的,
本书不仅向读者介绍了清朝藩部(蒙古、西藏、回部)的历史由来、清廷对藩部的经略政策及封爵授职业的情况,还收了了大量作者在整理、研究《藩部要略》过程中所积累的珍贵史料和取得的学术成果。本书是一部涉及民族关系史、边疆史及地方史等研究领域的学术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先秦时期东北民族史料;秦汉时期东北民族史料;魏晋南北朝时期东北民族史料;隋唐五代时期东北民族史料;辽金时期东北民族史料;元朝时期东北民族史料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吉林外记》解题、《吉林外记》标点说明、吉林外记、《黑龙江外记》解题、《黑龙江外记》标点说明等。
《龙江公牍存略》共收公牍64件,包括报告13件,政令20件,批复14件,说帖4件,书信2件,章程、简章、规则4件等均具有较高价值的历史资料。《黑龙江述略》共6卷,记述了清末黑龙江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娄贵品所著的《方国瑜与中国西南边疆研究》以《西南边疆》及西南文化研究室为研究内容,以方国瑜在外来学者与滇籍学者之间的联系为主线,以探讨方国瑜在西南边疆研究、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地位、作用及影响为目的,首次对《西南边疆》杂志及西南文化研究室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梳理、分析与研究。填补了学术界对方国瑜早期在西南边疆研究中的学
《上海通志干部读本》是一部全面系统记述上海地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简明通志。该书涵盖面广、涉及时间长、知识含量丰富,是关于上海历史及社会情况的权威性工具书。不仅可以帮助广大干部了解熟悉上海,培养加深乡土感情,提高文化修养与素质,进而提高工作能力与领导水平,而且还对于想进一步了解认识上海的本地或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