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人类是怎样认识宇宙的?牛顿的万有引力遇到了哪些问题?爱因斯坦为什么要创立相对论?大爆炸理论是怎么来的?恒星是如何诞生的?暗物质、暗能量在什么地方?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吗?如果存在,它们是靠虫洞通信的吗?……充满智慧的人类不断探索宇宙,却发现离真相越来越远了。 本书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揭示
《交大光影》是一本以西安交通大学校园风物为主要内容,向读者展示交大悠久历史、美丽风物、文明校园、丰富校园生活等内容的一本日历书。日历作为古代中国社会人们记事记日的必备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已渐渐失去其功能。《交大光影》从交大优美校园环境、学习环境中汲取元素,赋予日历新的内涵和新的功能,适合当代大众的需求
《摄动方法与理论》是天体力学与航天动力学的核心,是研究近可积系统的分析理论,在太阳系动力学及天体力学等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本书着重介绍求解动力学方程的各种摄动分析方法及基于正则变换的摄动理论,具体包括摄动分析方法、摄动函数展开、正则变换、平均化理论、Lie级数变换基础理论,结合具体问题,如平运动共振、长期动力学、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实现以下目标: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人民身体素质明显增强,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0岁,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显著提高。其中对于老年人这一重点群体更是指出“促进健康老龄化”。结合这一目标,根据日常生活需要,特编写此书,书中设计多个板块,包括每日运动情况、血压、身高体重
本书以成电校园植物为源,二十四节气为线,用12张月扉图与365张日历图尽显校园植物魅力。全书介绍了成电校园内的300余种观赏与野生植物的基本情况、花期、分布等,这既是成电校园自然之美的凝练呈现,也是出版社40年挖掘传承校园文化的体现。本日历面向电子科技大学师生、校友及社会人士,连接校园与社会、承载往昔与未来,见证电子科
本书以旅行者号探测器的宇宙之旅为线索,展示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征程,并将太阳系以及星际空间的天文知识巧妙地融入其中。全书共分为五个篇章,包括讲述航天器诞生和发射的启程,第一、二阶段探索的岁星和镇星,讲述向太阳系外进发的变奏和远航,以及人类不断探索宇宙的问天旅,以史诗版恢宏大气的语言和富有古典风格版画手法,将浩瀚无垠的宇宙画
该书稿是一部太阳历资料,书稿内容主要包括:关于彝族历法和节庆方面的国家法律法规、彝族太阳历基础知识、彝族太阳历的相关佐证资料、彝族太阳历用法示例四个部分。
本书由《春秋日食辨正》《春秋朔闰至日考》《春秋朔至表》三种著述合编而成。大多成书于1867年至1870年之间。他的中国历学根基得益于早年正统的私塾教育经历,在墨海书馆与伟烈亚力等人合作的过程中,也接触到了西方的天文历法,并对其有了基本地了解。在协助西方传教士编辑《中公历书》时,王韬深入地学习了西方历法方法,并对中公历法
这本书源自作者在1930年11月在剑桥大学举行的讲座,其核心观点是:天文学和物理科学的研究成果注定会极大地改变我们对宇宙整体的看法,以及对人类生命意义的理解。作者认为,相关问题最终属于哲学讨论的范畴,但在哲学家发言之前,科学应当先提供已确认的事实和暂定的假设。因此,本书正是基于这一思路编写,在阐述基本物理概念和研究成果
黑洞是什么?引力波能带给我们哪些宇宙信息?是否可以将火星改造成一个宜居星球?我们能进行时间旅行吗?宇宙中是否还有其他智慧生命存在?这些问题看似遥不可及,但却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本书从古代朴素的宇宙观讲起,到现代天文学对宇宙起源和演化的深刻洞察,通过42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带领读者探索宇宙的奥秘。作者将科学背景、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