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究气象干旱向水文干旱传递过程有助于更好地预测干旱、降低干旱发生风险、减轻干旱灾害强度。当前气象-水文干旱传递过程的研究热点在于二者间关联性及响应时间的定量表征,但是对于何种条件下气象干旱引发水文干旱以及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特征存在怎样的放大/衰减关系等并没有形成系统的认知。受流域气候、下垫面以及人类活动等多方面因素
本书面向海洋和水利工程,介绍30项工程案例的数值建模与求解过程。内容涵盖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法与迭代法、插值、函数逼近、数值积分和微分、特征值与向量、非线性方程求根、常微分方程初值与边值问题及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等。案例突出水利与海洋特色,并融入课程思政。同时,再给30个例题和30个习题,便于巩固掌握算法。
本书分别从中西海洋史比较、全球海洋治理、国际法治、国际安全与外交、海洋经济与科技、海洋合作等多学科、多角度、交叉学科展开研究,针对全球海洋事务涉及的政治、经济、安全、环境、法律等多方面的问题,结合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综合全面的视角,首次大规模跨学科集合各领域的顶尖权威学者和团队,对“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构建和实践路径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和核心,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要义,重点聚焦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和发展,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体系,运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指导处置我国面临的若干海洋重大问题并结合我国针对海洋问题的政策和法律制度的分析,以及我国参与海洋秩序构建包括在制定海洋
中国地质大学年鉴(2023)是兼具学校工作公报以及编年史料的工具书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基础资料,为领导决策和教育规划提供可靠依据,为校内外各方面人士了解、研究学校事业提供权威信息,为全校师生员工服务。本年鉴全面收录反映了2019年度内(1月1日—12月31日)学校各方面工作情况的资料,包括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
青海省海德乌拉铀矿床地处东昆仑造山带的东段,是近期在我国西北地区唯一探明的单铀型火山岩型铀矿床。本书对海德乌拉火山岩型铀矿床成矿作用开展了系统研究,查明了新鲜、蚀变和矿化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铀矿物与共生脉石矿物的矿物学特征,阐明了不同期次成矿流体来源、性质与演化规律,厘定了海德乌拉铀矿床成矿时代,最后,在总结前
研究海平面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影响下海岸带和沿海地区生态系统、渔业资源的脆弱性,包括红树林、盐沼、海草床和珊瑚礁等典型海岸带生态系统,典型河口区营养盐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重要游泳动物和底栖动物等渔业资源,以及滨海城市、农田、森林和草地等沿海地区陆域生态系统,重点分析各承灾体的脆弱性指标并进行脆弱性等级划分;研究海平面变化
地球大数据正在快速积累,但在理解和使用这些数据方面仍存在着挑战。新的工具和应用正在帮助决策者充分分析这些数据并提高其可用性。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在不断地变化。例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最新报告描述了过去200年全球气候变暖速度空前,导致海洋温度上升,海平面上升,降雨和洪水加剧,热浪和干旱不断刷新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绿色发展”理念,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遵循根本与理论依据。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与文明发源地。湿地是全球重要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固碳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对维护我国生态、粮食和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小微湿地是良好的生物庇护所、重要的洪水
本书以刘宝珺院士、牟传龙研究员一贯倡导的“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相控油气基本地质条件”学术思想为指导,通过盐源—宁蒗盆地区域地球物理、沉积岩相古地理调查和研究,实现了盆地深部结构和岩相古地理研究的深度融合。本书以区域重磁、速度结构为基础,辅以宽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并结合地表露头资料,明确了金河—箐河断裂是一条岩石圈尺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