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先借鉴Copeland和Taylor(1994)的理论模型以及Grossman和Krueger(1991)的“三效应”理论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对环境污染强度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然后借助熵值法计算了中国省际层面的环境污染指数,在此基础上,选取中国大陆31省(自治区、直辖市)2003-2017年的数据检验了
本章围绕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定位和管理要求,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在我国污染源监测管理制度中的定位、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管理要求、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定位及总体思路进行介绍。
《环保设备设计与应用》教材是活页式教材,本教材是部分教师和环保企业人员根据近年来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设计的经验和要求,着重介绍了污水处理、废气处理、噪声控制、固废废物收集与处理等环保设备的设计、运行和管理,系统的阐述每种设备在国内外先进的环保工艺和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给出设备特点、适用范围、设计参数、运行原理,并结合实际选择
环境健康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本书是同济大学广受欢迎的公共选修课环境健康危害与防护的教学用书,作者总结了10多年的教学经验,根据国内外环境健康与防护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读者的兴趣点和通识课程教材的特点,从环境健康绪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物理性染、生物性污染、重金属污染、新兴污染物、室内空气污染、家用化学品
本书详细介绍了重庆市开州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状况及结果分析。全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重庆市开州区区域概况、污染源普查总体情况、普查对象数量与分布情况、主要污染物普查结果分析、工业污染源普查结果分析、农业污染源普查结果分析、生活污染源普查结果分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结果分析、主要结论和建议。
本书截取中国社会和环境变化最剧烈的一千年,所有案例 (经济改革、技术进步、诗歌艺术、宗教文化等)都代表了当时环境张力最大时(即气候节点附近)的环境危 机和社会响应模式。通过当时的各种社会危机和应对,选取了一些重复性发生的事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 环境与社会的互动,从而理解文明发展的本质是响应环境危机。如果仔细发
湟水是黄河重要的一级支流,湟水流域下游段是联通青海、甘肃的重要生态廊道,承担着重要的水生态环境功能,支撑着流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以来,湟水流域下游段面源污染问题突出,降低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有效解决该区域面源污染问题成为了甘肃、青海两省共同面临的紧迫和现实的需求,这也
适度规模经营视角下农业面源污染协同治理路径与金融支持政策研究
伴随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效益提升与生态保护成为未来企业的内驱动力。基于政府层面的生态战略构架已经形成,污水处理与水资源再利用作为生态系统管理的源头产业,也日益成为整个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再利用的系统活动的重要构成。《污水处理企业经营管理实务》就是基于这一基本理念,结合污水处理企业多年的经营管理实务,通过真实典型的案例导引
本书共2章。第1章介绍了110种有毒液态风险物质的基本性质,主要包括物质的基本信息、理化性质、环境行为、检测方法及依据,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置措施等;第2章对近年涉有毒液态风险物质的突发环境事件案例进行了分析,按照引发原因进行分类,主要包括非正常操作,输、运系统故障,设备状态异常,非正常工况,风险防控设施失灵以及自然灾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