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锡圭先生是国内著名的文字学专家,复旦大学资深教授。其研究论文曾结集为《裘锡圭学术文集》六卷由我社于2012年出版。本书是《文集》的续编,是裘先生自2012年以来所写文章的汇集,收文四十篇,包括学术论文、纪念文章、会议发言、书序及访谈等,近七十万字,内容涉及古文字考释、传世及出土文献的解读、古典学重建等方面,是裘先生近
本书是由烟台市博物馆学会、烟台市博物馆组织众多学者和专家共同编写的一部论文作品集,内容包括历史漫谈、历史文化研究、文博宣教研究、文物修复、文物研究、展陈研究等,全面展现了胶东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本书通过深入的研究和生动的叙述,弘扬、传播胶东地区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向世人展示了该地区珍贵的文化遗产,既能为文博领
本书汇集了钱穆有关中国文化与教育的多篇文章和演讲辞。上卷主要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东西文化比较、青年与人生观等内容,旨在展现中华文化的宏大精深。下卷主要包含先生对教育制度与师道的宏观看法,包括大学与中学、革命与国史、民主与建国等。全书写作时间跨度大,但历久弥新,是热爱中国文化者不可错过之作。
本书包括文编与序编,共45篇文章。文编包括《藏六居学记》《藏六居独语》《学园退思录》《〈读《莺莺传》〉的眼界和思录》《从头学起重温〈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唐代诗文证史札记纪念陈寅恪先生诞生130周年》《〈巴黎茶花女遗事〉的中华效应》7篇文章,序编由中外关系史书序广州与海洋文明书序师友文集序自序及其他四个板块的38篇序组
作者为食货学派传人,本书收录了作者历年来所写有关政、经、法方面十几篇论稿,绝大多数曾刊发于权威C刊,如《文史哲》《清华大学学报》《读书》《浙大学报》《明清小说研究》等。本书的内容覆盖明代物质生活(金融铸币、土地政策、方物饮食、水路旅行)、美国宪法、美国地方传统、英国近代政治人物、近代中美外交史人物、近现代金融现象、魁北
良知人人本具,良知美学弥散于所有人学。本书从关汉卿的抗争呐喊、马致远的失败哲学中淬取之,从《儒林外史》的反讽、《红楼梦》人文知识分子无路可走的悲剧中抽绎之,乃至从影视艺术、文化传播中捕捉心力美学的演进。王阳明那边会了,却来这边行履,尤见良知美学的生命风采。良知美学是希望哲学,良知美学是智的直观,良知美学是禅心妙悟。本书
本书秉持返本与开新相结合的学术旨趣与叙述方式,精选了刁生虎教授公开发表的专业论文中较有代表性的10篇,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围绕庄子的语言哲学及表意方式、《周易》与中国传统美学思维、隐喻思维与诗性文化、儒家仁学的普世情怀与和谐世界的当代建构、庄子对中国象喻文学的贡献、先秦儒道生死学、《诗经》象喻言说及其生成机制、魏晋南北
为了推动福建省宁德社科研究成果的转化,促进课题研究水平的提高,扩大社科成果的影响面,使地方党委、政府决策参考更有针对性,拟将全市社科专家学者撰写的立项课题汇集成社科研究文集。本文集共收录了约30篇课题文章,外加一个附录,约45万字,分为“宁德实践”篇、“宁德地标”篇、“宁德气质”篇、“宁德样板”篇、“宁德方案”篇、“宁
晚清时期,以孙葆田、宋书升、法伟堂、柯劭忞、郑杲等胶东籍学者在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力。《清史稿·儒林传》《清儒学案》及钱穆《清儒学案序目》皆以郑杲为传主、案主,附宋书升、法伟堂、孙葆田、柯劭忞等人,将之视为清代学术精进之人。本丛书拟对柯劭忞、孙葆田、郑杲、宋书升现存的诗文集及学术著述进行整理。第一卷为《郑杲集宋书升集》。
本书为郑吉雄的学术论文自选集。本书分为“《易》学”“汉学”“清代学术”三个部分。全书选收郑吉雄教授14篇具有代表性的论文,包括《论二十世纪初〈周易〉经传分离说的形成》《〈易〉学与校勘学》《周敦颐〈太极图〉及其相关诠释问题》《海外汉学发展回顾与展望》《名、字与概念范畴》《论先秦思想史中的语言方法》《论戴震与章学诚的学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