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5章,论及大脑和审美体验、文学阅读、审美和谐与不和谐、诠释学领域的神经科学、阅读的时间性和退化的大脑、社会的大脑和另一个自我的悖论。作者主要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文学阅读时大脑的审美反应。这是第一本利用神经科学和现象学的资源分析审美体验的专著。作者指出,在神经科学的实验发现与其作为文学评论家和理论家所知道的阅读、解
《长岛陆生生物多样性监测保护研究》是在开展为期2年多的长岛生态调查监测的基础上,对调查监测成果进行集成凝练,围绕长岛陆生生物多样性分布、质量、种群数量、保护现状等进行了全面总结分析,提出长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技术路径和具体建议。本书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区概况、长岛鸟类及栖息地生境调查监测与研究、长岛维管束植物调查监测与
本书以“格局-过程-服务-可持续性”为总体框架,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区域,从基础理论、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性四个方面系统探讨土地利用、植被恢复对生态过程、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与调控。在介绍生态过程与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探讨不同尺度景观格局对土壤侵蚀、土壤水分的影响,揭示不同尺度生态系
外来生物入侵是导致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二大因素。我国是遭受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人类生产生活及人类健康等都受到生物入侵不同程度的影响。本书针对自然生态系统外来生物入侵问题,综合介绍了我国外来入侵物种分布格局、外来入侵物种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外来物种入侵机制及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技术。本书围绕典型外来入侵
本书总结了2023年我国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我国在生命组学与细胞图谱、脑科学与神经科学、合成生物学、表观遗传学、结构生物学、免疫学、干细胞、新兴前沿与交叉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医药生物技术、工业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和生物安全技术现状方面取得的年度进展、重大成果,分析了我国生
本书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自然”向度的深入挖掘和研究,系统阐发历史唯物主义所蕴含的生态文明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论证其作为解决当代生态危机的科学理论工具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而确立一种能够反映生态问题本质的、便于正确把握生态问题复杂性的总体范式。在此基础上通过总结和运用生态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立场、观点和方法,剖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加剧,外来物种入侵形势日趋严峻,已成为国家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的重要威胁,对外来入侵物种的科学管理和有效防控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维护 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需求。本书根据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多年来对江苏省外来水生生物的监测和研究结果,以及对常见的外来水生生物进行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并结合相关资料
本书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牵头编写,采用了先进的3D建模技术来呈现173种不同的水生生物,包括养殖鱼类、外来鱼类、珍稀濒危鱼类、小型原生鱼类、软体动物以及淡水哺乳类。这种新颖的形式不仅使图书更具吸引力,也让读者能够从多个角度观察这些水生生物,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识别它们。书中使用了大量的3D图片,这些图片可以提
本书基于海洋生态补偿政策效果的概念和内涵,结合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以生态公平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外部性理论为指导,采用“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的研究角度,遵循“机理—测算—分析—检验”的研究思路对海洋生态补偿政策效果进行循序渐进的系统评价。本书的创新型贡献在于:第一,基于生态公平理论和PSIR模型,构建“生态
本书以历代文献中所记载的有关贵州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史料为辑录对象。从贵州地方志文献史料辑校整理入手,探访史源,细数家珍,能为读者提供一部有关贵州生物多样性的史料汇编。鲜活直观的历代史料,串成古代贵州生物多样性生动活泼的画面,从中可清晰地看到生物物种的分布、传播、形态、特性、价值等信息,以及传统物产分属向近代学科分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