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学案》是由清代著名学者黄宗羲于康熙年间草创,其末子黄百家等人续编,乾隆初年由全祖望修补,道光年间由王梓材、冯云濠等人校订整理而成的一部宋元儒学思想史巨著。《<宋元学案>综合研究》沿着宋元儒学思想史的发展脉络,围绕其原典及相关著作,以编纂者及历代学者的评论为基础,吸收海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宋元学案》
朱子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承前启后的核心人物,历来研究朱子思想者多以其晚年思想为主,而对其早年问学之经过鲜有全面探讨者。本书以《朱子文集》与《朱子语类》等有关朱子的原始文献为主,从历史角度来探讨朱子早年思想的变化过程及其意义。以“中和新说”的建立为界,朱子的思想至少经历了五个阶段:最早受其父韦斋的影响,追求儒家色彩的“自得”
○底本精当,校本适当 ○点校精细,全式标点 ○版式精美,繁体竖排 ○精心编辑,精装呈现 罗从彦著述之大者为遵尧录八卷,构成后来豫章文集之主体。宋宁宗嘉定六年,权知南剑州军州事刘允济缴进圣宋遵尧录八卷,直斋书录解题更言「且为版行」。元泰定中,南平教授许源始刊豫章遗稿五卷。至正间,沙县曹道振搜访罗氏遗文,后得吴绍宗稿,加
本书共收录20篇关于朱子文化与武夷山的学术论文,作者皆来自武夷山朱子文化研究中心和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中心的专家和学者。论文有理有据地阐述了武夷山水与朱子学的形成、朱子山水行踪里的哲学思辨、朱子的山水美学等重要命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对张载关学及其发展演变加以介绍,内容包括:关学的内涵、关学的成因、关学的历程、关学的特征、关学的价值、关学的未来。
本书收录杨先生已出版的《朱熹及其理学》《朱熹学术思想四论》《王阳明及其心学》以及研究旧时所称“王学左派”的《泰州学派》等四种著作,并附录其曾写过的关于儒学、佛学和思想史的文章,本书对“理学”和“心学”的分歧发前人之所未发,对“泰州学派”的评价也完全不同于前人,是一部集合作者多年哲学研究成果和心得的学术作品。
本书共分绪论、源远流长、千秋吟颂、朱子三代与两院两园三祠、朱松诗文、朱子格言、朱子三代在政和的故事、朱子仪礼、孝道政和和熊城诵歌等十个篇章。政和是朱子孝道思想的实践地,朱子理学文化的过化地。
本书重点介绍了朱子学形成的社会基础并分析了朱熹思想的确立和主要内容,然后按时代分别将朱熹福建籍的弟子、再传弟子、后学汇集在一起,考察其事迹,剖析其思想,对于福建朱子学从形成、发展到鼎盛的过程,本书进行了详细的梳理。
本书分为上下篇,上篇为天论,下篇为人论。将中国哲学以及中医学最关注的的天人问题提炼出来,天论篇立有天与太虚、气化与神化、二火与恒动、太极与阴阳、明理与契数等专题,人论篇立有仁术与孝道、养德与复性、治心与寡欲、习静与主敬、中庸与修身等专题。作者以宋明理学为中心,将先秦哲学《黄帝内经》宋明理学金元明清医学按时间顺序串联起来
本书内容包括:荆门到任谢表、与孙季和、与罗春伯、与朱子渊、与吴斗南、与邓文范、与吴叔有、与沈宰、与章茂献论筑城书、与章茂献、与张元善、祷雨文五篇、与陶赞仲、与章德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