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工作报告,详细记录并介绍了2012-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成果。第一章为内蒙古自治区及十二个盟市的普查工作报告,还有内蒙古自治区钱币类文物专项调查报告;第二章为内蒙古自治区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名录;第三章为普查工作人员名录;第四章为普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齐家坪遗址位于甘肃省广河县排子坪乡园子坪村。1975年6-7月,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组织人员对齐家坪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共清理出房屋遗址2处,墓葬117处,出土有陶器、铜器、石器、玉器、骨器等各种器物千余件。齐家坪遗址中出土有国内目前最早的红铜器物,种类有铜斧、铜刀和铜镜形饰等,说明当时冶炼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从
本书收录作品主要来自上海博物馆、徐州博物馆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逾百件出土及传世文物奇珍,或栩栩如生,或精美细腻,或古朴神秘,包含玉器、青铜器、陶器、漆器等丰富品类。重现了两汉天下安平、睦邻友邦的大国智慧,百姓殷富、安居乐享的生活气象,以及厌胜辟邪、心系彼岸的精神世界。旨在多角度、多层次揭示汉朝历史、文化和艺术风貌,通
本书对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收藏的近百方碑志精品进行整理,在对原石拓印扫描的基础上,按照时代顺序对每一篇碑志进行文字辨识、计算机录入、断句标点,注释碑志内容中比较生疏的词语典故,分析其可补证史书之处,后附原石拓片以资读者图文对照。书后有附录二种:附录一《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所藏碑刻一览表》对该院所藏全部碑刻的材质、尺
本书包括考古与文物、史海钩沉、文博论坛、文化遗产、乡梓俊彦五部分。具体内容包括:江苏常州许家村六朝墓发掘简报
本书包括四章及附录,第一章概述背景信息,第二、三章分别介绍先周、西周、东周的墓葬,第四章为结语
本书内容包括:工业遗产活化利用服务人民美好生活、考古学(文物全科)人才培养让基层文保后继有人、社会文物流通管理综合改革畅通海外文物回流渠道、依托科技+精细化管理赋能博物馆绿色低碳转型等。
本书从记载山东地区情况的古代方志(包括民国时期修撰的传统体例志书)中,辑录青铜器资料三百余条,兼及相关的封泥、钱范资料,时代以商周秦汉为主,玺印、铜镜则晚至隋唐。相关资料以地级市为单位进行排列,条理清晰,方便查阅。
本书主要反映了近年来扬州市的一些考古新发现,有遗址勘探和试掘简报,汉代至明清墓葬的发掘简报等,涉及了扬州地区考古工作的前沿
法国伯希和探险队1908年继英国斯坦因之后到达敦煌。伯希和精通汉学典籍,他以每天1000卷的速度彻查了藏经洞文献,按照四项原则(非通行佛教经籍、有年代题记的写本、古籍和民间写本、胡语藏语写本)收买了总约8000件写本,其中4000件藏文编号,4000件汉文编号,包括粟特文、回鹘文、于阗文、希伯来文等。除了零星刊布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