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五章,第1章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捕食模型的研究进展;第2章介绍了两类捕食模型中由扩散项引起的Turing分支及Hopf分支;第3章介绍了两类捕食模型中由时滞引起的不稳定性及Hopf分支;第4章介绍了两类捕食模型的Turing分支、Hopf分支及Turing-Hopf分支;第5章介绍了两类捕食模型中由非局部竞争项引起的
本书包括生态学研究方法与取样及统计方法(6个)、生态学测定技术与生态系统描述测定(11个)、生态系统过程测定(13个)、生态系统功能测定(4个)、生态系统虚拟仿真(3个),共五个部分的37个实验。本书编排上注重纸质与线上内容相结合,课堂教学与演示视频相结合,实操教学与虚拟仿真相结合;强调前沿、交叉、创新,如AMF的分子
本书主要收集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各野外台站在长期的科学研究中积累的科学数据,对我国农田、森林、草地与荒漠、湖泊湿地海湾等典型生态系统长期监测而获得了大量的生态系统水分、土壤、大气和生物监测信息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数据进行。本册为内辽宁沈阳站2005-2015年数据,对沈阳站的地理位置、学科定位、生态要素监测体系、主要研究
本书立足国家野外生态观测台站长期监测数据,组织开展了新的观测与研究数据集的出版工作,围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生态系统过程与变化”等主题筛选了指标,规范了数据的质量控制、处理方法,并参考数据论文的体例进行编写。共4章,内容包括:台站介绍、主要样地与观测设施、联网长期观测数据、气象观测数据等。
本书主要收集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各野外台站在长期的科学研究中积累的科学数据,对我国农田、森林、草地与荒漠、湖泊湿地海湾等典型生态系统长期监测而获得了大量的生态系统水分、土壤、大气和生物监测信息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数据进行。本册为湖南桃源站2004-2015年数据,对桃源站的地理位置、学科定位、生态要素监测体系、主要研究内
本书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进化生态学研究进化过程的生态机制、生态过程与生态关系的进化规律。全书共13章,除绪论简要介绍学科外,本书在阐述生态和进化理论的整合中,以种群进化的遗传基础及突变、自然选择、基因流和遗传漂变四大进化动力为铺垫(第二章第六章),围绕种群进化中的关键性问题逐步展开。这些关键性问题包括组织遗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生态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的观点,认为这门学科已经迎来了它的辉煌时代,提出了有利于认识生态学的十条共识。第二部分是生态学主要内容的计算机模拟,涉及环境因子、生理过程、种群动态、群落演替等17个章节的内容。第三部分则精选和汇编了习题1447道,供巩固知识,检验所学之用。我们衷心地希望该书,可以成为教
衰老、性别、合作、物种、绿色的草木与蓝色的海洋,这些都是我们平日里司空见惯的现象。你是否曾经疑惑,它们为何会出现?世界为什么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人类在其中起到了哪些作用?而当生物圈终结之时,一切又会何去何从?本书就是这样一本写给成年人的十万个为什么只不过这里没有十万个包罗万象的问题,只有十个在生态学和进化理论中的
本书以大量的手研究资料为主,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从三个层面即物种层面、群落层面和生态系统层面阐述紫胶虫与蚂蚁互利关系的生态效应,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本书共14章,包括绪论、互利关系对云南紫胶虫和蚂蚁的影响、互利关系对紫胶虫天敌群落的影响、互利关系对蝗虫群落的影响、互利关系对蝽类群落的影响、互利关系对蚂蚁群落的影
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基于生物行为模型的智能优化算法案例与实现的著作。全书共分为6章:第1章介绍生物启发式计算的研究背景,对传统生物启发式计算方法进行了概述;第2章介绍将层次型信息交流拓扑结构引入人工蜂群觅食模型中的内容,提出基于层次型信息交流机制的多蜂群协同进化优化算法,使用该算法在搜索过程中能够维持整个种群多样性的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