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艾思奇在20世纪30年代为通俗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写的优秀著作。1934年至1935年在《读书生活》连载,1936年出版单行本。作者以简洁晓畅的语言和文笔,浅显的事例,娓娓道来,对什么是哲学、唯心论、二元论和唯物论,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范畴等,逐一进行了
这本书基于社会和应用心理学的方法来解释音乐在现代世界中的地位,旨在为一些古老的和最新的问题提供有关于音乐社会心理学的答案。本书总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了音乐社会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的兴起与数字革命等因素相关;第二章从音乐方面的研究描述一位优秀的音乐家是如何养成的,以及其中涉及到有关音乐才能和智力、能力之间的潜在联系;第三
本书为“人格心理研究丛书”之一,该丛书旨在探讨当代人格心理学的基本主题,追踪国际学科前沿,系统总结人格心理学领域一百多年来的学术成就,向国内学术界全面展示人格心理学的最新成就,而且以富有人文气息和阅读亲和力的方式来传达心理学的知识以及心理学家的智慧和人文关怀,帮助读者了解自我。本书阐述人格障碍这一主题,全书由8章构成,
《原型与集体无意识》收录了荣格关于原型概念及其与集体无意识之间的关系的论文。集中讨论了集体无意识的原型、集体无意识的概念、母亲原型心理面面观、儿童原型心理学、个性发展过程研究、个性发展与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等问题。
本书精选了弗洛伊德的九篇美学论文,其中《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被誉为西方文学艺术领域中精神分析批判学派的基石,它不止影响了精神分析学派,而且使得其他流派的批评家,甚至是传记作家的著作都染上了精神分析学派的色彩。
本书主要论述了认知治疗的发展概况、基本要素、临床评估、干预技术、会谈结构等,以及认知治疗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厌食症等精神障碍。
进化与道德
伦理如何“回”乡村
他者伦理视野中的道德教育
涂尔干的道德科学——基础及其内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