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首次以伤寒学说为中心,从数百种相关古籍中选取与现代流行性疾病诊疗相关的38种古籍,从望、闻、问、切,以及理、法、方、药等方面进行整理、点校、注释,整体阐述和分析伤寒学说的学术思想、辨证诊治和临证用药,推动伤寒学说的临床应用和现代流行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本项目计划分12卷。本项目首次以伤寒学说为中心,从数百种相关古
《医方守约》作者清代胡先容,晚清名医,他乐善好施,医术高明。胡先生历年刻苦学习,临床实践经验,守约博施,谨守经典。著述鉴前毖后,立方治本清源,於立方后,复钩沉索,附录古今民间验方,名家医著与评论,鞠躬尽瘁,一丝不苟,得心应手,有口皆碑。全书分三卷,书中记录了伤寒证一百三十方,金匮杂病一百四十六方及《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本书全面反映了心脏外科领域的进展,分为上、下两卷。第一卷主要为总论和成人心脏外科学,涉及理论基础与临床知识。第二卷主要介绍先天性心脏疾病的治疗,覆盖心外科领域的方方面面。全书篇幅宏大、病种全面、记述详实,内容具有科学性、前沿性,对照顾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病和大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脏外科医生,治疗患有这些疾病的儿童和成人的心脏
全书共16部分239章。所有的章节都以问题为基础,行动为导向,根据循证医学证据,针对基层医疗实践中日常遇到的临床挑战提供解决方案。本书内容架构清晰明了,包括关键部分和小节,涵盖了诊疗流程的基本要素,如诊断、鉴别诊断、筛查、检查、管理策略、预防、患者教育和转诊指征等。各章最后根据现有的最佳证据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书
本书首次从1000余幅燕京地区名老中医方笺中选270余幅精品,原貌呈现并介绍解读,形成极具文化价值的燕京传统医学精品著作。本书根据北京地区医家的特点,分为六章:御医与官医、名医与传人、世医与子弟、良医与济世、医寓与坐堂、进京与交流。医家按生卒年排序,每位医家均有“医家介绍”、方笺照片和“方笺内容”3部分内容,其中“医家
本书为2023年度北京市优秀古籍整理出版扶持项目。本书为“历代宫廷稀见彩绘本草古籍重刊”系列的第一部,特选择我国明代唯一一部大型官修本草著作,也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最后一部官修本草《本草品汇精要》进行影印出版。《本草品汇精要》定稿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由14位专职抄书工匠分色缮写文字,5位太医院人员鉴定本草形质,8
本选题是有关中医痰证诊疗的大型医案研究专著,书中囊括了古今中医名家诊治痰证的有效案例,并对其开展学术评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历代中医名家有关痰证诊治的理论。本选题主要内容包括中医痰证的学术源流和基本理论、中医临床各科疾病痰证医案及提要、西医临床各科疾病痰证医案及提要。中医临床各科疾病痰证医案部分包括古今中医各科常见病痰证
本书被誉为“神经科学教科书金标准”,凝聚了众多权威神经科学家的主要、最新的研究,从神经系统的分子、细胞、解剖结构一直到感觉、运动、认知功能,系统、全面地诠释了脑是如何控制全身各器官、系统功能以及适应环境的行为的,并展示了人们对各种神经、精神疾病生物科学基础的新认识。本书为各领域神经科学工作者和学生提供了一份极有价值的指
《中华医藏》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框架下实施的国家重要古籍保护项目,由文化和旅游部牵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具体推进,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全国中医药行业古籍保护中心)组织具体实施。是以中医古籍(包括少数民族医药古籍)原书影印为基础,集保存、整理、利用为一体的中医药古籍再生性保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