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时代为线索,从易学的产生开始,将中国易学的发展分为先秦易学、秦汉易学、两晋南北朝易学、唐代易学、宋代易学、元代易学、明代易学、清代易学、现当代易学九个阶段。书中采用专题研究的形式,通过选取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易学人物和学派进行具体的讨论与述评,同时也突出了中国易学发展不同阶段的主要特征。在吸取了大量前沿研究成
《荀子》汇集了荀子一生的思想精华,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集大成者,是研究先秦文化极其珍贵的资料。本书是《荀子》典藏诵读版,精心选取精彩篇章,结合原典、注释、译文,并且配合音频,力图将《荀子》的精华之作以全新的音频方式呈现出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经典之作。
本书的主要内容在于矫正后人对荀子天论和性论之误解。荀子言天道,分本体与现象两部分。本体不见其事而见其功,皆知其所以成而莫知其无形,这属于天职的部分。现象即能生之本体所产生的自然现象,有其运行的规律,所谓“天行有常”,故人若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属于人职的部分。荀子讲明于天人之分,其目的即强调人伪比天性更重要。荀
本书对《周易》经传与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认为《易经》(六十四卦卦爻辞)为儒、道、墨、法、阴阳等各家所宗尚和推崇,各家又加以借鉴和发挥,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思想理论体系,并深刻影响了《易传》(十翼)诸篇的形成。而后来儒释道三家的文化融合,其中《周易》经传也起着重要的媒介和桥梁作用,影响至深至远。全书。
阴阳家所倡导的阴阳五行观念自西汉时起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无所不在的文化要素,故欲了解中国古代的宇宙图式、政治运作、制度设计、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乃至身心修炼,则不能不对阴阳家和阴阳五行思想有所认识。本书上篇以阴阳五行观念为主轴,辨析其发生演变之源流,及其对儒学、易学、医学、仙学、理学之渗透,明其道而述其学;下篇则选择星占、风
庄子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思想某些基本特征和内容的*早的观念根源。《庄子》中蕴藏着的深邃的思想源泉和不竭的美感源泉,一直强烈地吸引着后世的人们;从本世纪初诸子学以来,作为一种具有科学理论形态的庄子思想研究,也一直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学术领域。本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安徽省庄
《孔子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详细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门生的问对诘答和言谈行事,生动塑造了孔子的人格形象,对研究儒家学派的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思想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同时,由于该书保存了不少古书中的有关记载,对考证上古遗文,校勘先秦典籍,有着巨大的文献价值。该典藏
本书是对阮刻《周易注疏》圈字进行汇校,所谓圈字,是指阮本正文文字旁往往有小圈标注,乃其刊刻时据李锐《周易注疏挍勘记》认定必误无疑之处,为保持原貌,不在正文加以改动,遂画圈标注,而于卷末所附卢宣旬摘录《挍勘记》中以相应校记释之,可以说萃集了李锐《挍勘记》中的校勘精华。
本书《四书白话英语新译》试图翻译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包括两个大的步骤:一、使用白话文进行语内翻译,既贴近原文大旨,又贴近当代读者阅读习惯,主要帮助读者接近原文意旨。二、运用现代英语进行语际翻译,尽量保留异域特色,更多采用异化翻译手段使英文读者接近中国传统文化。此外,每篇每章除‘原文’、‘白话译
《国际孔孟学刊》由华侨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和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一年2辑,在我社连续出版。是关于海内外儒学研究及传播的国际性高端集刊。研究领域涉及儒学研究的各个方面,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和义理研究。主要栏目包括1.海外儒学研究;2.经学研究;3.四书学研究;4.子学研究;5.儒家思想新探索。与该学科领域其他期刊或集刊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