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认为明朝是中越关系从无序、不明朗状态发展至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阶段。从明朝与安南的邦交互动来看,大致分为三个时期:*,洪武、永乐时期。明太祖吸取了宋、元历史的经验教训,试图构建一个以中国为主导,有等级秩序的、和谐的理想世界秩序。然而,由于安南陈朝自立意识的膨胀,与明太祖理想世界的构想发生冲突,致使明、安之间围绕
本书全面分析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美国对湄公河地区策略的调整及其对GMS合作的影响,把握美国与湄公河地区国家关系的新变化,对于维护中国周边环境安全与稳定、夯实周边外交基础、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对美国奥巴马政府在湄公河地区的策略进行了回顾,剖析了美国政府调整对湄公河地区策略的动机和路径,探究了美国
战时英美的核合作关系,充分体现了英美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形成并一度达到*的特殊关系。为共同打败轴心国,战时英美建立起了相互依存度非常之高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同盟关系,而反法西斯同盟中的其他国家都难以与英美达到如此合作的高度。然而,英美关系虽然特殊,但英国和美国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主权国家,民族国家主权至上的政治原则没有就
本书主要分为中国周边外交综论、一带一路研究、周边外交理论研究、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周边国情分析、热点问题研究、书评、会议综述等几大部分,主要文章包括《中国的亚太安全合作政策》的基本内容和时代意义、后TPP时代的亚太区域一体化、一带一路与发展新理念、一带一路建设与中美关系、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对印尼的投资、中国周边外交
《中东问题研究》是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主办的国内*一本专门以中东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术集刊,涉及中东政治、中东经济、中东文化、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等内容。该集刊围绕中东国家的政治、经济、安全形势,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中东国家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及其影响,因此,本集刊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书共收录了143篇文章,分为九大板块:弘扬务实王道、经略大周边、把脉国际格局、运筹大国博弈、推进中国大外交、思考国家安全战略、透视全球治理、塑造国际舆论环境、捕捉国际战略动向。
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TheShanghaiCooperationOrganization,SCO),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1996年4月26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会晤。自此,上海五国会晤机制正式建立。成员国有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
本书在当前全球化、地区化、跨学科的背景下,主要突出国际问题学科定位,使地区研究成为联结国别和全球问题研究的重要层面和节点,地域无问东西南北,理论和方法兼收并蓄,以新地区研究引领地区研究风气之先。本书依托云南大学特色鲜明的中国西南面向的地区和国别研究力量,同时这一研究面向的东南亚南亚正是中国周边外交与一带一路建设经略的重
本书在充分参考以前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历史研究与现实跟进的视角,对印度与南非关系进行阶段性分析,集中探析印度南非两国由对手到战略伙伴的转变历程、印度南非双边与多边战略合作的具体领域、印度南非战略合作的影响因素及未来走向等三个方面的议题。对印度南非关系发展过程进行考察,有助于中国有序发展与包括南非在内的非洲国家的关系
亚洲国际格局在20世纪尤其是二战以后发生了重大变化。该地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通过不懈努力,不仅获得独立,而且走上了发展民族国家的道路。新中国、美国、苏联等成为影响该地区局势的大国。在持续近40年的亚洲冷战期间,这些国家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相互影响。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冷战时期美国东南亚政策研究)成果,主要关注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