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作宾(1895-1963)是“甲骨四堂”之一,曾于1928-1934年间多次主持并参加中国考古学史上伟大的殷墟科学发掘。董作宾一生著作颇丰,曾于20世纪40年代初编撰《甲骨丛编(第一集)》,因故未刊,现藏国家图书馆。《甲骨丛编(第一集)》为纸捻毛装稿本,共四册。第一、二册为甲骨文摹写图版,第三、四册为释文及考释。书稿
《日本文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主办,本辑设笔谈特辑、专题研究、历史篇、经济篇四个栏目。“笔谈特辑”围绕中国的战后日本政治研究方法与视角,特邀请高洪、王新生、郭定平、徐万胜撰写了四篇笔谈,就日本政治研究主流方法、创新路径、过程分析方法等展开讨论。“专题研究”以“战后日本史”为主题,涉及战后政治思潮、日本选举制度与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洛阳和濮阳二市均位于黄河流域,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辖区内分布有数量众多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本书对洛阳和濮阳境内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和举措,是开展黄河流域历史文化研究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有益探索。
本书以“多彩贵州”传统节日文化品牌的构建与传播为主题,在全面把握贵州传统节日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发展现状,着重对为何要构建和传播、如何去构建和传播及构建和传播若何等“多彩贵州”传统节日文化品牌构建与传播实践中的基本问题进行探析,力图在理顺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社会、理论与实践、构建与传播等核心关系中,
东方考古(第22集)
《宋史研究论丛》第34辑
《土耳其研究》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土耳其研究中心主办,每年出版一辑,是一本有关土耳其研究的连续性、专业性的集刊。集刊聚焦于奥斯曼帝国和土耳其共和国,综合考察其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诸多方面,既注重土耳其本身历史、政治的研究,也注重土耳其与世界的互动。当下,环黑海区域正在经历深刻而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
松花江流域乡村洪灾社会脆弱性与韧性时空差异及机制
《土耳其研究》是陕西师范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主办的土耳其国别研究学术辑刊,每年出版一期,主要刊登土耳其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等相关研究成果,也注重土耳其与区域和世界关系的研究成果,古今兼顾,倡导跨学科研究,展示中国学术界的土耳其研究新成果,打造中国土耳其研究的平台。本辑内容十分丰富,从历史的角度来讲,既有对土
文物保护研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