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罗霄山脉地区生物多样性综合科学考察”项目的成果。全书分为20章,内容包括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水资源、植物、动物、真菌、植被等。共鉴定高等植物325科1511属5720种,大型真菌72科218属672种,陆生贝类22科45属129种,昆虫268科1860属3422种,鱼类17科68属113
本书以阐述生物入侵科学为目的,系统介绍了入侵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和应用。本书共有6篇11章,依次介绍了绪论、入侵种的传入过程、入侵种的定殖过程、入侵种的扩散与暴发、入侵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及入侵生态学前沿问题。本书总结了入侵生态学的**理论和主流观点,旨在推动入侵生态学的学科发展,为有效防控入侵种提供理论、技术和方法。
作为三峡水库消落带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方面的专著,本书在反映三峡水库蓄水影响下消落带生态环境研究的**进展的基础上,对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全面阐述。全书共十二章,完整概括了三峡水库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情况、浮游生物多样性、高等维管植物多样性、底栖无脊椎动物多样性、鱼类多样性、两栖类和爬行类多样性、鸟类多
《四川省邛海生物多样性研究》详细介绍了邛海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邛海生物多样性调查及其组成状况、邛海生物多样性评价、邛海湿地流域生态旅游服务调查、邛海湿地流域重大工程项目、邛海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为邛海湿地流域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四川省邛海生物多样性研究》是目前对邛海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较完整
本报告在介绍合成生物学技术发展与应用概况、风险评估方法与框架的基础上,分别从创构病原体、活性物质生产、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武器发展、减低生物防御措施有效性等五个方面对合成生物学滥用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并就美国完善加强生物防御能力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是了解美国合成生物学风险评估方法与内容进展的有益参考。
本书系统介绍生物多样性及其4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基本概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探讨物种形成和灭绝、生物入侵、生物多样性形成与分布、危机与丧失、保护与管理、监测与评价等,并阐述中国和世界重点国家生物多样性的状况。旨在使读者清晰地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认识生物多样性价值及其保护的重要
本书呈现的研究成果为青海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图书介绍了由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对可可西里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地质地貌、水文气象过程进行的为期多年的考察结果,以及对青藏公路沿线、可可西里南部和索加—曲麻
本书主要内容为中国外来入侵昆虫180种的原色照片,包括幼虫、成虫、卵及生活史等阶段的特写照片,以及物种的重要生态学、生物学照片,每种还附有形态描述、分布、主要生物学、生态学、防治技术、分子鉴别特征等信息。
本书提供了生物多样性测量与评估的**方法与实际应用。全书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监测的样本及物种的可检测性;第二部分阐述了生物多样性测量的指标;第三部分从多度的角度论述了物种分布模式,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空间结构;第四部分包括功能性状、系统发育和遗传多样性的测量方法与进展;第五部分从多个角度讨论了生物多样性的应
本书作为采煤塌陷区新生温地生物多样性研究方面的专著,在反映国内外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研究的**进展基础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全书共八章,完整地概括了采煤塌陷区温地的形成,新生湿地维管植物多样性、底栖无脊椎动物多样性和鸟类多样性,探讨了新生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机制,论述了新生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育和可持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