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是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海洋社会学学术理论集刊,集刊依托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在参会论文集中遴选优秀论文集结出版。本集刊办刊的宗旨是集中刊载、转载海洋社会学相关研究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学术性、前沿性的科研成果。本集刊作为我国海洋社会学的连续性集刊在国内学界属于首创,
《胶州湾六六六的迁移过程及变化趋势》创新地从时空变化来研究六六六(HCH)在胶州湾水域的分布和迁移过程。在空间尺度上,通过每年六六六的数据分析,从含量大小、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和季节分布的角度,研究六六六在胶州湾水域的来源、水质、分布及迁移状况,揭示了六六六的迁移规律。在时间尺度上,通过10年六六六的数据探讨,研究有机农
顾卫、史培军、陈伟斌、谢峰、许映军等编著的《渤海海冰储量测算与品质评价》是在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基金项目“渤海海冰作为淡水资源的储量测算”(40335048)和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重大项目课题“渤海海冰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及试验研究”(2006BAB03A03)部分工作基础上撰写而成的。本书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
《海底构造与地球物理学》综合海洋地球物理、海底构造学和海洋地质学等学科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强调海洋地球物理与海底构造学之间的学科交叉,系统地介绍了海洋地球物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技术,厘定了海底构造和地球物理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创新点,论述了海底构造的形成演化及动力学过程。
本书系统总结了中国海相油气地质系列丛书》系统总结了中国海相沉积发育的构造背景、层序演化与生储盖组合,详细介绍了海相碎屑岩与海相碳酸盐岩两大沉积体系及其储集体类型,以塔里木盆地及四川盆地的某些地层为实例,对中国海相储层的特征与主控因素进行分析。本书可供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与开发的科研与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相关院校师生
《海岸带空间规划与综合管理:面向潜在问题的创新方法》在分析海岸带水陆衔接、生态系统多样、使用功能复杂等突出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气候变化增加海岸带的灾害风险和脆弱性等潜在问题,介绍了国际上新兴的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创新理念和方法,结合我国的实际,较系统地阐述了最新的海岸带空间规划和综合管理理论、流程与技术方法。 《海岸带
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学部历时两年多联合开展研究的重要成果,凝聚着600多位院士、专家的智慧和心血。丛书含总论和19个学科领域专题报告,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洞悉学科发展规律、了解前沿领域和重点方向及开展科技创新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促进我国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必将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