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阴条岭*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2423.1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7851.2公顷,缓冲区面积6238.4公顷,实验区面积8333.5公顷。保护区位于重庆市巫溪县境内,范围在东经109°41′19″-109°57′42″,北纬31°23′52″-31°33′37″之间。西南大学从2011起到2014年,历时4年,先后6次,
本书以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威胁及其保护为主线,共11章,重点介绍了保护生物学的产生及其与生物多样性危机的关系、物种形成和灭绝的机理、生物多样性演化历程、不同层次上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受威胁的现状及其保护、各层次上生物多样性的检测原理及方法、物种保护的优先原则、生物入侵、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迁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关国际行动
本书从生物入侵的理论假说,生物学机制,生物入侵对物种进化的影响的角度阐述了外来物种入侵的负面影响,同时对生物入侵的防治策略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外来物种入侵不单纯是自然科学的问题,涉及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需要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认识人类行为不当而造成生物入侵的不良后果,基于此,该书从科学和哲学的视觉来分析外来物种入侵的因果关
中国温带草原区域是我国北方的防风固沙区、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区,也是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和欧亚草原生物多样性起源中心之一。本书首次以县级评价单元为单位,在系统开展野生动植物、特有种、外来入侵种等种类及其分布调查的基础上,系统评价了野生动植物受威胁的程度和各类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进一步探讨了森林、灌丛、草原、湿地、沙地生态系
《入侵生物学/全国高等院校规划教材》包括入侵生物学概论、外来种的入侵过程、入侵种的生物学特性、生物入侵中的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生物入侵的预防与控制、生物入侵的管理、重要农林入侵物种共8章内容,重点介绍了生物入侵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预防、控制和管理入侵生物的策略、技术和方法,以及我围33种重要农林入侵物
《保护生物学(译)》编译自RichardB.Primack编写的EssentialsofConservationBiology(FifthEdition),系统阐述了保护生物学的范畴、主要内容和发展历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分布和价值,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引起的物种丧失和灭绝,种群和物种水平的保护,生态系统和景观水平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保护生物学》依据生命过程的基本层次结构,采用从分子到生物群落区的体系,介绍保护生物学的重要理论和方法。主要内容包含了生物多样性概念、遗传多样性保护、物种多样性保护、种群生物学与保护、群落生态与保护、栖息地保护生物学、入侵生物学、生物种质资源的保护、生理生态学、生物地理学、自然保护区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