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薰,院士是国际著名的冶金和金属物理学家。李薰1937年考取公费留学英国;1940年获谢菲尔德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世纪40年代,以研究发现钢中氢导致发裂及去氢规律,开拓了钢中氢研究领域:1951年获冶金学博士学位,他因此成为自1923年设立该学位以来世界上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学者。新中国成立伊始,应郭沫若院长之邀,李薰回
《钱三强年谱长编》遵循谱主钱三强“还我原来面貌”的冀望为宗旨,以翔实、可信和多视角的材料,纪录他的毕生历程,特别是作为一位原子核实验物理学家开始成长直到取得成就的沧桑岁月。本年谱分为谱前、正谱和谱后,展现了钱三强完整的人生轨迹,他出生于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世家,启蒙于“五四”新文化教育,执着追求科学强国的原子梦。由于处在
潘际銮院士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焊接专家。他是新中国焊接技术发展的奠基人.在过去6。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这一领域的开拓者。他参加过多项重大工程建设.解决了工程中的重大关键问题;他主持研究的新型MIG焊接电弧控制法荣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潘际銮院士又是一位教育家。他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焊接专业.培养了大批英才.桃李满天下;花甲之年出
在胡适看来,传记文学绝不可以小觑,它不仅可以使人看到活的历史,还“可以帮助人格教育”。本书是胡适为自己写下的一部“自传性前传”。我们可以从书中见识到这位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童年生活的真实片段,特别是感受胡适与自己的过去“对话”时所独具的文化眼光。
马大猷院士是中国现代声学的奠基人,他的经历是中国现代声学发展的缩影。20世纪30年代,他作为中国第一位声学专业的清华留美公费生,在哈佛大学期间便成为房间声学简正波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本书详述了马大猷的成长历程。他幼年勤奋好学,青年学有所成,27岁就成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31岁就任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在“向科学进军”中
曹操,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者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的启示》继承了赵玉平“麻辣说三国”系列的一贯风格,将曹操这位历史人物的成功故事和管理学知识相结合,用管理学、心理学
《中共元勋家书品读》编入中共元勋的近五十封家书。按内容分四辑:心忧天下、赤子心声、琴瑟和谐与殷殷期待,反映了老一辈革命家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记录了他们的革命生涯和战斗生活,体现了他们平时待人处世的高尚道德情操及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以及对子女的严格要求和谆谆教诲。辅以家书手迹,结合历史背景,予
柯俊院士是国际著名的金属物理学家、科学技术史学家和高等工程教育家。“一二·九”运动时期,他是天津“一二·一八”大示威的重要组织者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他是穿梭于越南、缅甸、印度密林群山之中的物资运输队长。留英期间,他在钢中首次发现贝茵体切变机制,是贝茵体相变切变理论的创始人。新中国成立后,他创办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和冶金物
本书讲述了:她是光绪皇帝诰封的“一品命妇”,却倾其所有,支持推翻皇权的辛亥革命,成为封建王朝的“逆子贰臣”;她是封建官宦家庭的千金小姐、河南首富之妻,却倡导女性思想解放,提笔写下“不自由,毋宁死”的壮志豪言;孙中山为她题字“天下为公”,称赞她是“巾帼英雄”。入同盟会、捐巨款、办杂志、办书社、办新学、办女学、办慈善、办贫
《谢家麟传》作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杰出的加速器物理及技术专家。他的名字是和以下科技成就连在一起的:世界上能量最高的医用加速器、中国第一台可向高能发展的电子直线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击、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国际合作“前馈控制”、新型电子直线加速器……其中三项是世界原创,三项填补国内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