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考察了1894~1911年美国与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事变、预备立宪运动、辛亥革命等重大事件的关系,以及美国政府对光宣朝政和清末各项新政的影响,并就晚清中美两国特殊关系的内涵做了分析。作者指出,晚清中美特殊关系体现在:一方面,美国对华执行较其他列强相对友善的政策,认为一个相对繁荣富强的中国有利于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国际电信联盟是联合国主管信息通信技术事务的重要专门机构,也是联合国机构中历史最长的国际组织之一。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包括193个成员国和900多个部门成员及部门准成员和学术成员。国际电信联盟是处理国际信息通信领域的核心国际组织,宗旨在于改进和合理使用全球电信资源,提高电信服务的效率,并协调各成员国的行动。随着大数据时代
国际劳工组织
塞缪尔·克莱纳所著的《飞虎队》揭秘了一群美国男女的不为人知的故事,他们早在珍珠港事件前就横跨太平洋,冒着生命危险为保卫中国而战。在传奇陆军飞行员克莱尔·陈纳德的带领下,这些人于1941年夏天使用虚假身份离开仍处于一片祥和之中的美国,跨越太平洋来到缅甸丛林中一个简陋的空军基地。在珍珠港事件发生
本书以两德统一以来德国在欧盟的角色作用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及建构主义的理论假设分析德国外交政策的变化。根据上述理论假设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和问题领域,本书结合德国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国内政治结构的改变分析导致其在欧盟角色发生变化的主观动因与客观因素、探讨德国在欧洲领导权的有限性和制约因素;针对欧洲目前面临的问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重要性也进一步凸显。目前,关于中国与周边外交的研究成果也纷纷涌现,但多就某个地区或议题展开,本皮书则旨在跟踪中国与周边国家、周边区域的年度动态发展以及热点和重点问题,一是有助于了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发展,二是从长远来看有助于总结中国与
本书从历史学的视角来研究和理解国际关系问题,努力探寻历史与国际关系的互动与交融。从关注史学危机开始,到从历史看国关,再到探索国际关系史解读框架,求证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的关系,最后提出国际关系研究“历史路径”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作者始终围绕历史研究如何在国际关系的现实探索和理论构建中发挥作用这一线索展开讨论。
本报告由参与“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20年:经验与展望”论坛的专家组撰写。作者均是中国和中亚国家上合组织研究机构的专家和学者,也是20年来上合组织民间友好的亲历者、见证者和推动者。本书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实践与理念融合,重点突出、前沿性鲜明,书中的见解和理论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靠性,是读者了解和研究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的重
国际河流争端关系国际和平安全,跨界水合作事关全球可持续发展。司法和仲裁是解决国际河流争端的重要方式,国际判例是国际水法的重要渊源。国际法院等共处理了约20起国际河流争端,争端主题事项包括国际河流的航行和非航行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等。本书选取并系统研究了15起重要的国际河流争端成案,注重将国际公法基本理论与国际水法专
《中东研究》是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唯一一本专门以中东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术集刊,涉及中东政治、中东经济、中东文化、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等内容。本期是总第84期,分为四个栏目,“文化观念与政治象征”栏目涉及了约瑟福斯作品研究、埃及学、古代近东文明、两河流域文化等;“法律变革与社会转型”栏目透过具体法律的演变探讨中东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