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湖泊摇蚊幼虫亚化石》基于近年来国内摇蚊亚化石头壳研究工作成果,系统介绍摇蚊亚化石样品采集、实验室提取、制片以及鉴定方法,主要介绍静水水域摇蚊亚化石类型及形态特征,附带一些地表径流或入湖河流携带来的流水种。《中国湖泊摇蚊幼虫亚化石》包括三章,共处理118种(型),隶属于5亚科,82属。第1章系统介绍摇蚊幼虫生活史、
自贡恐龙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专业性恐龙博物馆,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拥有最大规模恐龙化石埋藏现场、展示和收藏中侏罗世恐龙化石最丰富的博物馆。本书主要展示了自贡恐龙博物馆收藏的堪称世界级的恐龙化石珍品图集,种类丰富多样,不仅有恐龙类,还有鱼类、两栖类、龟类、鳄类、蛇颈龙类、翼龙类和似哺乳爬行类等恐龙时代不同门类的伴生脊椎动物化
基于近年来已经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创作一定数量的古生物学、生物进化等领域的化石生命故事。介绍生命历史中的奇闻趣事,科研研究的一些问题,地球的演变,灾难以及未来等等。单篇故事约1000-2000文字,配上一副相关图片。
该科普书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篇为恐龙知识解读,主要介绍大众比较感兴趣的恐龙知识和话题,包括恐龙起源、化石形成、恐龙分类和恐龙灭绝等;第二篇为揭秘重庆恐龙,主要对重庆已发现的恐龙化石进行总述,并对具有代表性的恐龙化石进行详述。整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尽可能以生动的语言描述,复原图全部由著名恐龙画师张宗达所绘。
本书系中国古脊椎动物志之一,对啮型类双门齿中目、单门齿中目和混齿目化石进行系统总结。本书系中国古脊椎动物志之一,对啮型类双门齿中目、单门齿中目和混齿目化石进行系统总结。本书系中国古脊椎动物志之一,对啮型类双门齿中目、单门齿中目和混齿目化石进行系统总结。本书系中国古脊椎动物志之一,对啮型类双门齿中目、单门齿中目和混齿目化
本书系中国古脊椎动物志之一,对除双门齿中目、单门齿中目和混齿目之外的所有啮型类化石进行系统总结。对每个属、种的鉴别特征和产地层位做了详细的考证和记述。书中附有336张照片及插图。本书是国内外凡涉及地学、生物学、考古学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博物馆有关科研人员的基础参考书
本书是一部以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出土动物骨骼为研究材料的动物考古学专著。作者通过收集、整理老司城遗址2010年至2012年发掘出土的41683件动物骨骼,鉴定出猪、黄牛、水牛、狗、山羊、鸡、鸭、鹅等10种家养动物,以及泥蚶、剑状矛蚌、草鱼、鲤鱼、野猪、虎、黑熊、豹、梅花鹿、水鹿、苏门羚等24种野生动物,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肉
本书对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内发现的副竹鼠类进行了详细研究,共记述了两个属[副竹鼠属(Pararhizomys)和假竹鼠新属(Pseudorhizomysgen.nov.)]的7个种。其中包括1个已知种[三趾马层副竹鼠(Pararhizomyshipparionum)],2个新种(Pa.huaxiaensis,Pa.lo
本册志书是对2015年10月以前在中国发现并已发表的副爬行类(包括波罗蜥类、前棱蜥类、锯齿龙类)、大鼻龙类和龟鳖类化石材料的系统厘定总结。《中国古脊椎动物志第二卷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第二册(总第六册)副爬行类大鼻龙类龟鳖类》包括19科69属126种。每个属、种均有鉴别特征、产地与层位。在科级以上的阶元中并有概述,对该阶元当
本书将史前动物按照进化方向系统地介绍给中国青少年读者。对生活在不同地质年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的史前动物进行详细介绍。通过各种岩石成分和化石样本证据,讲述在地质环境变化过程中物种的更替与发展过程。全面讲解不同地质时期海洋、陆地、天空中300余种重要史前动物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