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钩玄》为综合性医书,元代朱震亨著,明代戴原礼校补。朱震亨,字彦修(1281—1358年),金元四大家之一。力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申明人体阴气、元精之重要,故被后世称为“滋阴派”的创始人。全书共3卷,并附医论6篇。卷一、卷二为内科、喉科和外科病症,卷三为妇科、儿科病症。内容收入内科病症87种,喉科、外科病
《金匮要略方论》是我国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也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2首。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本书以《中华再造善本丛书》影印北京大学藏元后至元六年庚辰(1340)樵川邓珍序刻、明嘉
穴位,既是营卫气血流注、会聚和神气出入之处,又是外邪出入、留止和阻遏气血流通、神气游行之处,故针灸、按摩穴位能疏通经络、流畅气血、驱邪外出。中医入门随手查:《学用经络祛百病(修订版)》以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经外奇穴为主,介绍了300多个穴位;穴位图+【快速定穴】,穴位定位超简单;位置+快速定穴+主治+针灸+按摩,全方位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这些取穴方法都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方便可靠,简单易行。本书重点讲解了十四正经和经外奇穴上所有穴位的定位和取穴方法,包括每条经络的彩图展示,每个穴位的取穴方法图片展示和文字解释,方法简便、快速,帮助读者在极短的时间内准确找到穴位。本书真人彩图演示,更方便快速掌握学
本教材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创新教材之一。全部内容共九章,包括绪论、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病因病机、诊法、辨证、中医养生与防治原则、中药与方剂、中医常用护理技术,主要论述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简要、图文表并茂。
《中医基础理论高阶学习教程》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上篇为中医基础理论精要,下篇为高阶训练。上篇包含【问题导学】、【知识概要】、【阐发与运用】、【知识巩固】、【古代文献选录】、【现代研究进展】、【推荐阅读书籍】七个板块。【知识巩固】、【古代文献选录】、【现代研究进展】部分的内容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下篇主要包括约30个案例或
《素问玄机原病式》,金代刘完素著,约成书于1152年。作者精研《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病机十九条,将病机整理归纳为五运主病与六气为病两大类十一条,并对各条病机逐一阐发说明,提出相应的治疗原则。本书重点论述了火热致病的理论,反映了刘完素的寒凉派学术思想,是中医病机学说的重要著作,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张仲景方剂研究》是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林家坤教授学习张仲景方剂的析疑与临证心得。《张仲景方剂研究》文章篇幅长短不一,理论联系实际,说理透彻,既有科学推理,又有现代科学成果佐证,更有临证心得,视野开阔。
本书是吉林省中医药科学技术课题“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张仲景经方对药规范化整理及推广的研究”的科研成果。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支持下,利于现代信息技术,对张仲景著作《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记载258方进行了系统梳理,确定了经方对药95对。通过查阅文献,精研经方大家胡希恕和冯世纶学术思想,从“经方医学”角度对经方对药进行
本书是高职高专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之一,共11章,主要介绍了中医学的发展简况与基本特点、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精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体质学说、诊法、辨证,养生、防治和康复等内容。另在每一章正文内容之外设链接和自测题,在书后附有教学基本要求、自测题(选择题)参考答案辅助学习。本书的编写特点为构思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