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生态系统碳过程室内研究方法与技术》系统概括了陆地生态系统碳过程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总结了当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最新研究进展。《陆地生态系统碳过程室内研究方法与技术》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植物碳输入过程研究系统及分析方法、有机碳组分及分解过程研究方法、微生物固持与转化研究系统及技术、土壤微生物群落分
农业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改善农田水肥管理、优化草地管理措施能够显著减少农田和草地温室气体排放,并提高土壤固碳量。本书通过梳理全球碳市场农业项目减排固碳方法和规则,阐明了国内开展此类项目的机遇和挑战;探索了适用于碳市场的农业减排固碳项目监测和核算方法,提出了保护性耕作、可持续草地管理、农田氮肥管理、稻田节水灌溉4项方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PM2.5和O3的重要前体物,其减排与控制是实现PM2.5和O3协同控制、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的关键。本书从污染排放及污染物类型的角度对VOCs污染控制催化过程与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归纳,重点阐述了脂肪烃、芳香烃、醛酮类、醇酯类、含卤素、含氮/硫、多组分VOCs催化反应行为与过程。在此基础上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时间紧、压力大、任务重。在此背景下,如何绘制可落地的“碳中和”路线图,使我国在展现大国担当的同时,保障自身发展的权益,这是政策制定背后的重大科学问题。 本书从实现碳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政府承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战略性变革。碳中和起步阶段,尚缺乏比较系统的指导性策略。《2060中国碳中和》的作者以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为主体,联合国内多个高校院所,由多位院士专家组成,集各家之长形成高水平创作团队。内容基于60余位作者多年工作积累,在二氧化碳代谢、气候
本书提出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极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VOCs)的概念,建立了木材VOCs、VVOCs及气味的检测、分析和评价方法。针对所选择的南北方试验树种木材,鉴定得到了主要气味活性化合物,完善了低分子量化合物对气味的贡献,并实现了木材气味特征图谱和轮廓图谱的表达及气味活性化合物溯源。在揭示木材异味产生根
陆地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碳库和碳汇,但在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影响下,部分生态系统也可能转变为碳源。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库进行系统调查,以及收集、整理文献中碳源汇数据,是科学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的基础。本专著在对以往研究中样地尺度碳源汇调查和研究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和评估的基础上,总结形成了陆地生态系统植被和土壤碳库调查两套技术
《工业企业碳中和与绿色发展》从全球视角对中国碳排放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而广泛的阐述,是面向国际前沿同时结合国内现状、理论联系实际的实用图书。《工业企业碳中和与绿色发展》(下册)是本套书的重点行业篇,主要介绍了电力行业、钢铁行业、建材行业、建筑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化工行业、石油化工行业、造纸行业、交通行业碳排放核算方法、碳
本书根据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城市污水处理气态污染物排放特征与监管技术研究”的研究成果编写,结合当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控制“空气污染物”的迫切需求和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和凝练。本书介绍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空气污染物”排放的现场监测方法,确定了其产生规律与逸散特征,给出“空气污
作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启动,将逐步覆盖超过8000家高排放企业,创造一个千亿级别的交易市场。本书首先介绍了碳排放权交易的原理、国际碳市场我国碳交易试点发展情况,为读者提供碳市场运行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全国碳市场的最新政策,详细阐述了企业、核查机构、投资机构等不同主体如何参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