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研究(第五辑)
《老子》是中国历史上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论述了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其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本书结合青少年的成长、认知特点,通过释义、通述等部分,力争使学生对内容更易理解。本书适合中学生及其教师、家长阅读。
《孔子家语》是中国古代记述孔子思想和生平的著作,其内容是自汉朝以前到汉朝早期不断编纂而成,后来王肃对其进行整理,凡二十七卷,现存十卷。
《论语》是中国儒家的宝典,其中记载着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其论证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里。本书结合现今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力争使注释、译文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正确诵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原文,明白更多的生活智慧。本书适合中学生及其教师、家长阅读。
《比较视阈下儒家思想的现代困境及其转型问题研究/光明社科文库》是研究儒学现代化的学术专著。该书集中围绕人性问题、孝悌问题、认知问题、生死问题,阐释了儒家思想的现代困境源自遭遇西方而产生的合法性危机,说明对西方之学习不在其结果而在于其方法和理性传统,论证了对传统之发掘表现为普世价值的理性建构与对现代人类危机的回应,包含价
《千山万水——《道德经》的启示》由作者在管理学术与生命历程的“千山万水”之间跋涉求索时写下的68篇文章结集而成,每一篇都借老子的《道德经》来诠释。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谈求知:谈自己求学、教学与研究中的经验、教训、观察和思考,以及与各行各业的师长、同事、学生交流的心得体会;第二部分,忆游历:分享自己周游各地、身临
《商君书》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该书解决了在当时条件下实行变法的理论基础问题,提出了变法的几大原则,既有宏观理论阐述,也有具体的法令军规,其中有些内容比如不能让利益一致的人相互监督等,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庄子》是哲学和文学的高妙结合,《庄子》以其深邃的思想哲理与超绝的艺术魅力对中国文化建构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庄子》也在海外流传开来,但西方学者关注的重点是庄子的哲学思想,《庄子》作为文学文本在异质文化中获得了怎样的阐释和表达值得关注。本课题从当代西方庄学研究中,提取文学相关部分,梳理《庄子》作为文
本辑收集论文21篇,依本书体例分为七个方面:儒藏讲坛、专人专书、校勘辨正、儒学新论、国际儒学、文史论丛、书评。在具体内容上,有阐述日本学者在“万世一系”的天皇体制下和日本的风土空间中吸收与转化中国儒学的复杂心态,特别是日本阳明学者对阳明学的受容与转化、日本孟子学与中国孟子学之间的增减与对立关系;有多位作者考镜源流,重在
在技术进步面前,普外科作为临床外科的基础学科,同样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由原本的粗放式诊疗模式向细分化推进。随着新设备、新材料、腔镜微创技术和介入治疗在普通外科领域各种疾病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原本疾病种类众多的普外诊疗工作更加多门类化、专业化、复杂化、这势必要求普外科专业细化发展,实行亚专科诊疗。临床实践证明,亚专科诊疗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