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周必素编*的《2003-2013贵州基建考古重要发现(精)》是2003~2013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基本建设工程的一系列重要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成果的集中展示,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这十年来贵卅I考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本书共分为四章,以时间为轴线,分别介绍了史前时期、商周时期、战国秦汉时期和魏晋至明清时期的重
本书是中国西部地区第一本洞穴遗址发掘记,把洞穴考古工作者与文化遗存有机的联系了起来,为在该地区乃至其他区域从事洞穴遗址发掘、研究提供了有骨有肉的对比资料。玉米洞上篇记述的石制品,具有独一无二的技术特征,与欧洲、非洲、近东甚至印度次大陆的石器文化相比均表现出明显差异。即便是与东南亚地区如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对照,玉
景德镇南窑考古发掘与研究——2014年南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新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续)》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一批学者为王仲殊先生九十华诞集体撰写的学术著作,共收录了46篇文章。《新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续)》涉及史前时代直至宋元明时期,在研究内容上,既有古代墓葬、聚落、城址研究,也有关手工业考古、佛教考古、中外交流考古、科技考古等诸多领域的专题研究,展现了新世纪以来中国考古事
《庆祝魏存成先生七十岁论文集》为庆祝魏存成先生七十岁而编辑的学术论文集。《庆祝魏存成先生七十岁论文集》共收录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内容涉及中国考古学的诸多领域。《庆祝魏存成先生七十岁论文集》附有魏存成先生的主要论著目录及学术活动照片四十余幅。
《中国玉器年鉴(2015)》是对2014年玉器市场的总结与研究。目的是通过《中国玉器年鉴(2015)》的阅读,使读者对当年的玉器行业有一个基本认识,能正确把握玉器行业未来趋势,为厂家、商家、行家及藏家提供把握玉器行业现状及未来趋势的工具。《中国玉器年鉴(2015)》适合于从事玉器研究的专家学者及广大爱好者参考阅读。
本书对河北省范围内从石器时代至元代的古代生活遗址、城址、窑址和墓葬进行系统整理与编撰,以时间为经、地域为纬,点面结合,较为全面地展现河北考古工作的整体状况和研究动态。本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考古遗址进行重点介绍,并对当前研究成果进分析和解读,包括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春秋战国、秦汉时期、魏晋北朝、隋唐五代、辽宋金元七个章节的
本书从社会大背景、历史与文化和科学实验与技术逻辑等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了中国古代的钱币史、冶金史和铸造史。一,系统研究了中国古代的铸钱工艺,勾勒出了中国古代铸钱工艺的发展脉络和工艺演变;论述了叠铸工艺和翻砂工艺皆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诞生于中国古代的铸钱业,是我国先民在平复一年、日如一日的大规模钱币铸造的实践中发明的新技
本书是近年来嘉陵江下游地区考古发掘成果的汇编,地域涵盖嘉陵江及其支流涪江、渠江流经重庆境内所覆盖区域,内容包括新石器、商周、秦汉至六朝、唐宋元明清各个时代的考古遗存,可以大致构建起这一地区古代物质文化的发展序列,对研究嘉陵江流域古代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对凉山四十年来考古资料做了详细的收集与整理,对过去已有的研究作了回顾与总结,并对各时段的研究作了系统梳理。作者在学术界前辈的研究基础上对凉山考古学文化作了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东亚大陆“X”形文化传播带的新观点,并讨论了凉山考古学文化圈在东亚大陆“X”文化传播带上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