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哲学问题研究专辑”作为“科学技术哲学文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年度专辑形式推出,专辑以具体问题研究为导向,涵盖一般科学哲学、自然科学哲学与数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认知与心理学哲学论题,反映年度科学哲学前沿动态和热点领域研究现状。《科学技术哲学文库: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第五辑)》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本书是一部论述以今河南省为中心的中原科学技术历史的专著。从史前时期开始,分为中原科技的形成、持续发展、鼎盛时期、缓慢发展,直到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等阶段,力求系统、全面地阐述中原地区农业、水利、矿冶、纺织、陶瓷、交通以及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医学等科学技术的历史成就,分析了中原科技的特征和地位。本书的
金秋鹏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人物卷)(精)》精选了春秋战国至清末的*名科学家77位。他们是科学史上各时期的代表人物,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各篇作者大都是研究立传人的专家,多数作品代表着国内外研究的先进水平。作品对科学家的生平及学术贡献、学术思想的记述十分详细、全面,有不少新材料、新观点,而且文笔流畅。
中国科学技术史·军事技术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化学卷》通过对中国古代陶瓷、冶金、炼丹术与医药、盐硝矾加工、酿造、制糖、染色等与化学有密切关系工艺的化学内容,全面勾画出了中国古代化学的基本面貌和发展历史,并对它们的内涵作了深入的揭示和评述。就其起源、发展、具体内容和化学成就,以及反映出的化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严谨的考证和阐解,尤其对化学的原始形式—
本书为中国科学院战略与规划研究项目(GH11049):现代科学技术制度化进程研究的研究成果。选取北宋咸平四年(1001)-宣和二年(1120)之间的120年历史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华人名大辞典》为主要资料来源,采用科学社会学的经典方法,对活跃于这一时期的北宋社会精英群体进行集体传记研究,以分析这120年中北宋主流精英阶
本书收入康德自然哲学全部相关著述,含《关于活力的真正测算的思想》、《一般自然史与天体理论》、《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初始根据》、《自然地理学》等著作和《地球是否已经衰老》、《地震的原因》、《物理单子论》等文章、论著摘编,书中所收入的著作、文章均由译者增译了《科学院版编者导言》和科学院版编者注,并在必要的地方加了少量的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对其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是几代中国学者的愿望。1956年,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委员会就曾专门开会讨论过编写问题;1975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再次开会讨论。几经波折,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与科学出版社联合组织、时任院长卢嘉锡担任总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终于在1987年启动
概括地讲,在对待科学修辞战略的研究进路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进路--非修辞、强修辞和辩证修辞的进路。究竟哪一条科学修辞进路才能在传统科学理性与后历史主义的非理性主义立场之间形成必要和合理的张力呢?全书从以下七个方面系统论述了这一问题:第一,科学修辞战略的合理性辩护;第二,科学修辞战略的构成因素;第三,科学修辞战略的辩证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