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史研究》是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海洋史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历史研究院资助学术性辑刊。本书是第20辑,主要探讨古代近代海域海洋贸易、世界各国航海活动、航海技术交流与海图研究,东南亚与中国航线中的海港城市形成、海关史等内容。全书分为两个专题:专题论文、学术评述,专题论文部分重点选择有关越南的海洋史问题,另有古代地中海国际体系
本书从制度建设与方法体系两个方面,介绍我国海岸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和自然海岸资源管控机制的建设方案。提出以“坚持陆海资源统筹配置,创新海岸资源分配方式”为原则,建立海岸线监测与监管、海岸资源分类管理、海岸线使用审批、自然海岸资源保护等制度,以完善我国海岸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并介绍我国自然海岸资源适宜性评价、物质量和价值量核算
《海啸危险性分析理论与实践》为一本系统阐述海啸危险性理论与实践的专业书,《海啸危险性分析理论与实践》从海啸基本概念出发,回顾历史海啸特征,结合地质构造背景、历史地震活动性海啸沉积物调查等多个方面分析我国近海海域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绕海啸危险性及风险分析的全链条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潜海啸源划分、海啸生成与传播
本书内容涵盖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原理、模型、方法和应用,包括:海啸与海啸灾害的特征、全球地震海啸源分布、全球海啸灾害概况;潜在地震海啸源界定;地震活动性模型构建;地震海啸生成模式;海啸波传播控制方程;地震海啸数值模拟原理、模型、方法及应用案例;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原理、方法及应用案例。
本书论述了海洋波浪的特征规律及其应用前景。全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海洋波浪的形成发展、理论描述、资源评估和开发利用进行了系统性、精细化的阐述,旨在为广大波浪能源开发研究人员提供一部基础性强、内容全面的著作,并积极推进我国海洋波浪能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作为海洋科学与技术人才强省,山东省大力推进海洋强省建设,积极培育海洋装备制造、海洋工程、海洋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本书通过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图谱,系统分析了海洋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主题和创新主体,全面展示了国内外尤其是山东省在海洋科学与技术各领域的机构和人才分布,准确识别山东省在海洋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特征和优势。
人工智能在效率和能耗上明显优于传统手段,得到海洋科学研究者的青睐,具有海洋科学特色、以海洋大数据为“燃料”驱动的海洋信息挖掘、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手段,已经在海洋科学众多研究领域取得成功。本书将从介绍人工智能海洋学的基础内容开始,系统全面地介绍海洋大数据、Python语言、人工智能基础等专业知识,并从海洋特征智能识别、海洋
本书系统介绍了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的分类及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作者在太阳能集热与海水淡化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V型吸热板空气集热器、聚热型无机热管-真空玻璃管集热器及非金属管式平板集热器的研究;无机热管式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太阳能低温单效蒸馏海水淡化工艺及性能的研究,以及无机热管低温蒸发-冷凝器、无机热管冷
本书是对南海综合研究、区域海洋研究的一部专著,用数字地球科学、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研究成果利用计算机表现出来,可实现可视化及做各种运算、演示。全书分7章。第1章~第3章,主要是数字南海的GIS软件系统与硬件设备系统的设计研制。以国内外收集的200余幅图件和水深地形数据为基础,制作南海海底地形模型和南海地形数据库。第4章
本书集中围绕与海洋相关的地球表层系统的沉积过程展开分析,包括“滨、浅海沉积体系”、“半深海及深海沉积体系”和“洋板块地层”三部分共13章内容,具体介绍了滨、浅海各类沉积体系和沉积驱动作用,大陆边缘过程,半深海、深海沉积物类型及深海沉积驱动作用,“洋板块地层学”概念和洋板块地层的分析重建方法。同时,对上述各类沉积体系的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