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是基于“双证通融”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将国家注册工程师考试所必备的知识体系与课程教学大纲和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中施工的知识点相结合,针对土木工程施工的特点编写而成的。
本书共12章,主要内容包括:土方工程、基础工程、砌体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防水工程、装饰工程以及建筑结构施工等。每章后面均附有思考题和一级建造师考试模拟题(除第8章外),供学生复习使用。
本书既可以作为本科和大专院校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教材使用,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培训、继续教育参考书籍。
前 言
2010年,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其主要目的是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在此背景下,湖北文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提出了“双证通融”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就是要以国家注册工程师制度为导向,改革现有的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解决工科教育理科化、轻技术、轻实践的问题。将注册工程师考试所必备的知识体系、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等有机地融入到理论与实践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学业取得学历学位证的同时,得到获取执业资格证所需能力的培养,为尽早具备执业资格打下良好的基础。本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土木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也是一门主干课程,具有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等特点。本书在借鉴相关教材、标准和技术应用成果的基础上,将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考试大纲和考试用书的相关知识点融入进来,具体思路如下:
一是与国家现行的标准、规范紧密结合,并结合施工新技术,充分反映土木工程施工领域内的科技进步。
二是以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考试大纲为基础,将课程内容与一级建造师考试知识点进行贯通和融合,体现“双证通融”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
三是在相关章节都穿插了一级建造师的历年考试真题,通过对真题案例的解析,扩展相关知识点。
四是在每章(除了第 8 章以外)的后面都附有一级注册建造师的模拟考题和参考答案,增加读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五是本书第 12 章按照结构类型,总结了砖混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这三种结构形式的施工程序、质量问题及分析处理,帮助学生将前面各章节的内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意识。
本书共分12章,其中第1章、第6章、第8章、第11章和第 12 章由湖北文理学院张谊编写;第2章由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郭静、张素香合作编写;第3章、第9章由湖北文理学院刘云编写;第4章、第10章由湖北文理学院魏道江编写;第5章由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李证吉编写;第7章由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郭静编写。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谢珊珊和周衡同志绘制了大量插图,湖北文理学院李峥教授、徐福卫副教授和张银霞高工给予了诸多帮助和指导,冯华东、张子豪、田贝、彭玲、陈静怡、陈梦雪等帮助收集整理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限于作者水平和经验,教材可能存在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6年8月